萃取时间这个参数对于手冲来说并非是能够主动地精准控制。它更多的是一个检验你的其他参数组合是否合理。换句话说,如果你能控制好萃取时间,让误差不会差别太大,就说明你使用的参数是合理的,并且水平稳定。萃取时间对于咖啡风味的影响在冲泡参数不变的前提下,萃取时间与萃取率呈正相关关系。萃取时间短时,萃取率就低,萃取时间长时,萃取率就高。而我们知道,萃取率有一个范围是普遍认为风味比较好的,姑且就把这个范围框定在18-22%的萃取率。低于或者高于这个范围的咖啡就没有这么好喝。反映到萃取时间上呢,也就会有一个范围,但这个范围在数据上并不是唯一,而是根据冲煮参数(方案)而框定的。比如前街所使用的冲煮参数「浅烘:15克粉、1:15、91℃、20号筛网通过率80%、三段式」,萃取时间控制在1分50秒到2分10秒之间为佳。当然,如果更换了冲煮参数,那么这个最佳萃取时间范围也会发生改变。比如使用一投式冲泡的萃取时间会控制在1分30秒左右。为什么参数不变,但萃取时间会不一样有很多朋友会疑问,参数都对上的情况下,萃取时间理应不会相差太远才对。问题就出在研磨度的误判以及个人的注水习惯上。一般分享的参数有粉量、比例、水温、研磨度、注水方式(滤杯)。其中粉量、比例、水温这些参数可以精准控制。唯独研磨度与注水方式上,非常容易出现差异。研磨度上比较容易出现的误差就是研磨均匀度较差造成的误判,简单来说,品质好的磨豆机研磨出的咖啡粉径会比较集中,整体的粗细差异小;而品质差的磨豆机研磨出来的咖啡粉径比较分散,整体粗细差异大。前街推荐使用20号筛网进行校准,同样为80%的通过率,品质差的磨豆机研磨出来的细粉多、粗粉多,萃取不均匀之余,也因为细粉多而造成萃取时间长。前街遇到一位朋友的求助,据了解,他使用了前街的冲煮参数进行冲煮,但是无法把萃取时间控制到2分10秒以内。前街观察了他的冲煮过程,原来他习惯使用很小的水流注水,这样使得他整个注水时间就比较长,而且小水流注水无法使水位抬高,也不利于下水,下水所需的时间也会更长。前街建议使用5ml/s的水量进行注水,在第二段注水时把液面抬高至V60的短导流骨1/2处,最后一段注水完毕也刚好到达这个高度。把萃取时间也纳入可控参数大多数冲煮方案都把萃取时间作为被动参数,用于检验冲煮参数或者过程中有没有出现意外。但也有把时间作为调控参数的冲煮方法,比如粕谷哲先生给大家分享的四六冲煮法。四六冲一共分成5次注水,而每一段注水的间隔都为固定的45秒(粉量为20g的情况下),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冲煮者去判断什么时间才可以继续注水,只需要按部就班,时间到了就注水,所以最后萃取时间是能很好地控制。-End -ngitude="113.300514221" data-latitude="23.120203018" data-type="2" data-province="" data-city="" has-insert-preloading="1"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冲咖啡时如何控制萃取时间!
2022-11-03
责任编辑:新鲜烘焙好咖啡的
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