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之外,还有什么能打动消费者?同仁堂咖啡馆开设已久,但似乎全国门店并不统一。我们去探店的这一家,只有基本款的“养生咖啡”,价位在20/25元,没有更高级的药材,也没有气泡水之类的特调咖啡。最贵的草本茶系列里有人参、当归等药材,但并非现场熬制,而是瓶装预制茶饮。下单后,只能在吧台外等待,并不能进店。尽管这并不妨碍我手拿咖啡,站在老北京风格的门头下打卡拍照,但这种感觉让我愈发地觉得,同仁堂咖啡馆明明不是街饮店,却胜似街饮店。 同仁堂药房的咖啡吧台自疫情之后,武汉的药房普遍不让顾客入内,门口用桌子拦着,需要开什么药,都由店员取来。同仁堂也不例外,即使咖啡吧台、就餐椅位都摆设在进门处,依旧不对外开放。作为药店无可厚非,但对咖啡馆来说,是一大硬伤。没有了喝一杯咖啡的环境,究竟又为什么要喝咖啡?没有稳定的客流,那品牌做咖啡有何意义?01品牌跨界卖咖啡 图什么?咖啡赛道是当前红利赛道,都在观望。但乘着风口,也并非一本万利之事,要不要入局,如何切入,跨界品牌比单纯经营咖啡馆需要考量更多。卖咖啡,恐怕“志不在此”,而是另有所图。01 扩大品牌影响力李宁的宁咖啡、中国邮政的邮局咖啡正在加速扩店,但要说指望着几杯咖啡来盈利,也不大可能。何况邮局咖啡还有校园店,校友折扣价直接打了六七折,论性价比足以“秒杀”一众精品咖啡连锁。 邮局咖啡它们卖咖啡的理由,更直接的作用是宣传。线上分众推广,线下业务扩张,咖啡作为桥梁,一头为固有顾客群体服务,另一头更容易接触新的潜在客群。毕竟,咖啡作为日常消耗品,在人们生活中高频出现,有利于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加强印象。02 坪效另一个可能是为提升坪效。我们在探店的时候,也看到设计品牌卡宾等服饰店也开辟了吧台位置,售卖咖啡、特调等饮品。相对专业的咖啡店、茶饮店,其制饮设备较为基础,吧台很小,客流量也较少,毕竟很少消费者会专程到服装店喝一杯咖啡。 宁咖啡但有消费者吗?也有。服饰店有一个特点,试衣,这意味着消费者到店时间较长,挑选一件合适的衣服可能不容易,但在试衣等候时点一杯咖啡很简单。即使一天卖不出几件衣服,但卖出几杯咖啡并不难,或多或少能起到分摊店租、服务顾客的作用。在店内开辟一块区域卖低价走量的产品,不一定赚钱,但可以抵扣部分开支。03 引流获客同仁堂卖咖啡,其实在情理之中。药食同源,使得一杯咖啡有了两重性,达到双向引流的作用。顾客进行问诊、开药的同时,能够顺手来一杯咖啡;来喝一杯咖啡之后,也能顺道买些中药食材。同样瞄准咖啡的,还有奢侈品品牌。 梅森马吉拉巨型咖啡杯外摆如近期新晋热门的梅森马吉拉咖啡馆,一个法国鞋品牌,将全球首家咖啡店开在了成都,单是限定仅3天的巨型杯子及其LOGO的外摆,就引来了各路潮人网红打卡。即使“打卡背景”撤去,依旧需要排队,在顾客等待的间隙,必然会进店浏览,进一步提高转化客流的可能性。 梅森马吉拉咖啡在这些地方,店租、人工及设备耗材,赚取的绝非一杯咖啡的价钱,而是以一杯咖啡的成本,换来一个获客量。02消费者买一杯咖啡的冲动 源自哪儿?品牌有所图,消费者会否买单,则关系到品牌实力、策略等多方面。暂且不提咖啡的功能性,当代“社畜”太需要咖啡因来支撑工作与生活,但他们同时也有速溶咖啡、商务咖啡机等便捷的选择来解决这一问题。咖啡馆里的咖啡,即便是外卖,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01 低决策成本 FENDI芬迪咖啡高级的品牌“卖LOGO”,奢牌的咖啡也是奢牌。普遍消费者面对价格、品类的多样,需要考虑如何选择,参照物越是接近,越难下决定。奢牌卖咖啡,将店内商品差价拉到百倍以上,在这种对比下,更易让人产生对低价产品的购买冲动。比起七八千元一双鞋、三四万元一个包,一杯咖啡只要30+元,消费者一样能拥有奢牌,而不必对高昂的价格有过重负担。02 环境氛围与产品价值而在品牌LOGO之外,环境、产品也需符合其调性。 露营风咖啡店我们在探店的时候,也发现很多有特色的咖啡馆,门店主打露营风、宠物联合、家庭温馨、花艺主题、异域风情等等。消费者为打卡拍照而被吸引,但也并非是“一次性买卖”,良好的氛围与体验感,也会使得他们愿意再次光临以及分享给朋友。现代的消费者可不盲目,产品好不好,才是他们愿意花费金钱与时间的关键。而特定主题下的咖啡产品,是否有特色、是否有品质、是否独有,都构成了产品的价值感。像近期开始流行的“鲜果”咖啡,在咖啡中加入新鲜的草莓、牛油果等新鲜水果,正逐渐成为黑咖、奶咖之外的高价值感产品。 本来不该有咖啡如新晋咖啡品牌“本来不该有”,产品取名“本来·榴恋”、“本来·不柑”而非传统的咖啡品名,更显得趣味、新潮;与鲜果的搭配,口味更适合大众,让不常喝咖啡的人也易于入门尝试;而在制作上,还能选择中烘或深烘咖啡豆,又体现了其作为咖啡品牌的专业性。 鲜果咖啡03 品牌号召力星巴克、COSTA、Seesaw、Blue Bottle、Manner等咖啡品牌,以其专业性与精品概念,先行切入消费者心智,也带领了众多咖啡消费者“入门”。同仁堂、李宁、中国邮政等企业跨界卖咖啡,则是放大品牌势能,依靠其主业的影响力,以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形式进入消费者的生活,而非简单的拓展业务。此时,咖啡这类快消品就成为了“新宠”。 同仁堂咖啡同仁堂药房本身具有食、养、医的优势,延展到咖啡上,以健康、养生为定位推出罗汉果美式、陈皮拿铁、红糖生姜拿铁,这样的产品听起来就“很同仁堂”,不易与其他咖啡品牌“撞车”,而且更能增强“养生”这一特点的说服性。李宁、中国邮政也是同样,消费者喝的不是咖啡,而是“品牌”。要说它们的咖啡味道有何不同吗?未必,只是做到了有自己版权、有自己的标识、有自己特定的消费环境。粉丝认可品牌,以行动来支持品牌的一切,当然也包括周边等衍生物。涉及到咖啡也是一样,品牌号召力能够让人慕名而来,也能够给消费者信任感。///最后,说回同仁堂的那杯25元的养生咖啡,它值吗?概念、产品、环境,它都有,如果不是受限于药房不让入内的规定,可能我还会有更多体验。在如今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如何给消费者持续带来新鲜感、价值感,是当下门店经营者共同的课题。(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ARTICLE文章刘滢EDITOR编辑三月DESIGN设计啊存REVIEW复核阿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元买了杯价值万元的咖啡 饮品新流量密码被解锁!
2023-02-17
责任编辑:刘滢
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