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2017年,我在一个三线城市开了一家咖啡馆。当时的情况,大概就是方圆5公里之内,不超过7家小咖啡馆。而如今,大概有100多家。由此看来:现在的咖啡行业的确挺火爆的。但就我个人观察,其实其他餐饮业也挺火爆的。· 02 ·我还记得2017年的冬天是一个淡季,每天大概只能卖出30-40杯咖啡,而这30-40杯咖啡里,又有一半都是卖给天天来的客人,也就是熟客。听起来挺凄凉的不是吗?因为每杯咖啡的单价不高,纵使能赚点小钱,但和上班相比也好不到哪里去。那大部分客人去哪里喝咖啡?答案当然是在某连锁店。那这样岂不就可以说:大部分客人不会喝咖啡,宁可去喝“又贵又难喝”的连锁店,也不愿意来“精品咖啡馆”?图仅为装饰:韩浩霖其实小咖啡店提供的服务相对比较窄,无论是地点、舒适度、产品丰富度以及知名度都不如连锁店。更何况,在一个陌生的领域选择相信品牌,本来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当时的客人不是喝咖啡,必去某某店,而是喝咖啡,只有某某店。这个时期的客人,由于人数少,但消费频次高,和咖啡店属于“强连接”关系。他们大部分是和老板或者其他客人相熟,但也有不少咖啡爱好者。这种情况在19年之后,有了些许改变,那就是小咖啡店变多了。其实说句实话,这种现象可能不是因为“精品咖啡”被推广开了,而是大家觉得“精品咖啡”是可以赚到钱的行业了。所以自然而然地,大部分店主不再是咖啡爱好者或者咖啡师,取而代之的是投资人。小咖啡店变多了,各家店的形态就产生了千差万别,因此也能吸引到更多的客人。在某些区域,一家装修简陋的店,可能会被称为“老网红”,比如我的店就是一个例子。客人一多,就不免有些来打卡的人。至于咖啡嘛,这类客人往往是喝不完的。你问我对他们的评价嘛,我会觉得这类顾客的存在是有好有坏的。图仅为装饰与文字无关 图::Jolin那你问我在意吗?我会说既是在意的,也是不在意的。因为这些客人大部分只来一次,无论做什么,都与我没什么关系。在我设想漫长的开店过程中,这部分群体只能算是匆匆过客。当然,来的人多了,总会有些留下来,也许是因为咖啡,也许不是。那样的情况也不是我能控制的,难道只是因为他们不坐吧台,不和我说话,我就应该赶他们走吗?我现在的观念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咖啡,不想因为市场流行,就去做生椰拿铁和冰博克,因为我不喜欢跟风。但也会因为客人询问太多次,而推出了“Dirty”,因为认为客人有需要,那就提供给客人喝。当然,最后的倔强是“Dirty”属于隐藏选项,不会在公开菜单上出现。开小店,其实是一个自我拉扯的过程。这是我的坚持,也是我和自己较劲,不是和客人较劲。· 03 ·咖啡行业的“热”,会带来一些改变,比如:做咖啡的人不会像以前那么理想主义了,而客人对视觉的要求已经大过于口感等等,这是一个真实的市场体现。你不可能要求开饭馆的老板都是老饕,也不可能要求食客都是美食家,经营者和消费者,本来就是个你情我愿的供需关系。以前的咖啡行业有点像一个小鱼塘,小鱼们兴趣相似,和谐共处,唯一的缺点就是食物不够,容易死;现在呢?小鱼塘变成了大河,食物多了很多,但同样也多了不少别的大鱼和小鱼。可这究竟是好是坏呢?显而易见的是,竞争当然是变得更激烈了,但小鱼塘就比大江大河更适合生存吗?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这几年,既有小咖啡店经过努力,从一家门店发展成了好几家门店的小型连锁,也有一直在坚持自我的小咖啡店,这些店由于精品咖啡概念的深入人心,活得越来越好。它们的吧台也没有离客人越来越远,反而因为赚了足够的钱,可以用上更好的设备、豆子和水,来更好地服务顾客。图:Jolin借着咖啡行业的热度越来越高,咖啡店主们把咖啡店做大做精的想法,都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勉强生存。而辛勤的咖啡师们,也有了更多的升职空间,更多的薪资。行业也有了更多的规范,让咖啡师这个事业逐渐成为一种终身事业,咖啡师这个身份也开始趋向正常化发展。· 04 ·不管是从咖啡行业本身的供求关系,还是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来看,咖啡终将会走向大众,成为一个百姓日常可以随手触及的商品。我们咖啡人之所以推广、交流精品咖啡,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感受到它的那份美妙,自然不能孤芳自赏。诚然,小而美是一种美,广阔天地更是另一种美。虽然天地大了,但小而美仍旧可以有存在的土壤。近几年资本进入咖啡行业,的确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入场门槛。所以实话实说,现在如果想小而美,已经需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和精力了。最近在我的小店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好久不见的客人,明明之前还只喝拿铁的,却忽然喝起了手冲咖啡;而选择喝soe的客人也多了起来;冷萃从以前的无人问津,到现在天天卖脱,一问客人才知道,在别的店尝试过后,便喜欢上了。装饰图:Jolin所以咖啡店主们千万别觉得,自己是探索咖啡世界,开荒摸黑的孤勇者。现在的市场大了,意味着信息也多了,顾客是聪明的,也会自己做出选择的。很多年前,咖啡沙龙论坛上有一篇关于咖啡机器人能否代替咖啡师的文章,资本是否会加速咖啡机器人的发展。现在看来,这可比客人离开吧台可怕多了,这意味着,吧台里最重要的人情味没了。最关键的问题是,咖啡师本身的素质是否能相应提高,这也不仅仅是咖啡行业该思考的问题,这是所有人力密集型行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在那篇文章里,我最后评论说:世界不能只有一种美,那与毁灭无异。希望热钱下的咖啡行业,能够包容更多的小咖啡馆的美。END咖啡沙龙特约编辑小司“特别未必是不同,也可能是相同” 版权信息未经同意请勿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 文章来源:公众号【咖啡沙龙】原创■ 文字作者:小司■ 侵权联系:weixin@coffeesalon.com■ 合作联系:微信 cofesalon ▼点击原文阅读,马上拥有2022《咖啡年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热钱之下的小咖啡馆
2023-01-31
责任编辑:小司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