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产品出自一家冰淇淋店,上市6个月单品卖出超4万支,小红书有4200+笔记,算是一个爆款产品了。它有哪些值得借鉴的产品思路?



我立马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款冰淇淋出自上海一家名叫达可芮的冰淇淋店,因为外观自带出圈基因,很多人排队也要来上一支。

在抖音,很多拍它的短视频能轻松获赞几十万;在小红书上,燕麦地球已经贡献出4200+笔记,单品的火爆也让冰淇淋店成为大众点评必吃榜餐厅。
我了解了一下这颗冰淇淋球,它是以燕麦奶做基底,采用抹茶、蝶豆花、椰子等食材,以天然的绿色和蓝色调配出“地球配色”,售价38元。

它还加入了环保的概念,门店海报写着“只有一个地球”、“珍惜她别让她融化”。在环保备受关注的当下,这一概念很容易唤起顾客内心的价值认同,并迅速拉近与顾客的距离。燕麦地球火了,这背后,隐含的是产品“造景”的思路。什么是产品“造景”?简单来说,一杯饮品的观感不再是茶基底与小料的堆叠,而是用“造景”的逻辑,比造型更进一步,把小料有机组合,让顾客有更多想象空间。就如同上述产品一样,熟悉的小料+人们对地球环保概念的认知,很容易引发顾客的购买热情。前段时间突然爆火的“荷包蛋”造型,也是“造景”的一种路径。

由此看来,茶饮高颜值的玩法逐渐开始进入“深水区”,在餐饮、烘焙界,用食材“造景”已经不鲜见,在盘子里、蛋糕上“造景”相对容易,杯中如何“造景”?
我看了十几家茶饮店爆款的产品,发现了茶饮“造景”的5种路径。


乐乐茶在刚刚过去的地球日也推出了新品地球酪酪,采用的是蓝莓+牛油果+酸奶+燕麦奶的搭配,像是把地球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装入杯中。2. 更“夸张”的水果表达,比如用奶冻做水蜜桃大家都在卖水果茶,我发现水果茶更加极致的卖法:直接“造景”造出水果的样子。不久前,和气桃桃就新推出了一款以假乱真的桃子饮品:一颗粉桃桃,他们的做法就是在饮品顶部加了一颗奶冻做的“水蜜桃”,下面是水果冰沙、桃子果肉、牛奶、茉莉花茶底,售价28元。

值得一提的是,出品前还有一个巧思:店员会在顾客面前,用喷枪在桃子顶部喷上水果粉末,眼见为实的水果“造景”,给了顾客惊喜,还充分调动了顾客拍照分享的冲动。由于粉桃制作工艺复杂,门店只能分时段限量供应,以上海月星环球店为例,该产品的售卖时间为13点100个、18点100个。高颜值、有参与、限时限量售卖,一颗粉桃桃或许是个很好的示范。3. 花朵“凹造型”,戳中女孩子的心鲜花最受女孩子们喜欢,同样也会吸引奶茶女孩们的注意。

深圳一家蛋糕店,花语杯系列推出了鲜花饮品,草莓、葡萄、芒果、牛油果4款饮品上面对应了与水果茶颜色相应的鲜花,把一杯饮品打造成了“赏花品茶”的景观饮品。(啰嗦一句:用到非食材物料要特别注意食品安全。)
厦门的Be Normal Cafe推出的特调咖啡花环,顶部是将抹茶奶酪涂在杯口,再用水果碎进行装点,成为不少游客打卡必点的单品。

4. 借用明星/IP形象,比如“曲发谦谦”在火星情报局特饮站,多款明星IP形象被打造成饮品,通过网络综艺成功出圈。曲发谦谦、迪迪一哥、魅舞维维等明星IP造型,成功打造成饮品顶料。

其中曲发谦谦的造型,除了奶昔冰沙、甜筒以外,褐色的卷发用巧克力龙须糖做成,这种独特的造景方式增加了出图的几率。5. 借势国潮文化,更易出圈去年至今,饮品在不断与国潮、传统文化符号相结合。比如坐落在北京故宫城墙下的角楼咖啡,就借助国潮在杯身上体现了更多故宫元素。这种利用传统和现代的产品包装结合,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总结来说,不管是很早以前的乌云奶茶,还是半仙豆夫的白玉丸子,本质上也都是在“造景”。而“造景”就是把一种想突出的原材料做到极致、放大,或是做出有趣的效果。

往年大家“造景”是为了好看,今年我发现,在好看的基础上,门店开始融入概念、内涵,让一杯饮品、一支冰淇淋,也能表达态度,彰显认同。7分甜产品负责人潘升仪认为,茶饮的“造景”为了让产品具有自传播的属性,增加消费者主动传播品牌的意愿。
它的本质,是给顾客增加一个购买的理由。

潘升仪说,很多品牌不是不愿意去做,而是太复杂的步骤,反而可能造成消费者失望更多,出品难以标准化,还有可能造成客诉的风险。

一些独立咖啡馆做创意咖啡很吸睛,一些大的连锁品牌就很难去复制。
因此,“造景”时就要想清楚,这是一杯需要快速复制、标准化出品的饮品,还是一杯小范围引流的产品。燕麦地球之所以风靡,就是因为它相对好做,用足够好的创意来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此外,很多“造景”用到的原料,并非是茶饮常用的小料,需要更加注意物料管控。比如草莓干是否会因存放受潮,做头发“造景”的龙须糖,如何合理使用和保存等。



统筹|妮可编辑|居居 视觉|江飞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