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姑娘摆茶摊:只闲聊!不收费!却租漏雨老屋开茶堂,一天只接待一桌客人 2022-12-03 责任编辑:阿布 555 ▶本文转载授权自公号:借宿(ID:jiesu2021)。去年12月,苏州城的街道落满了金灿灿的银杏叶。一个穿着唐装、微微束起长发的姑娘带着一张小茶桌,出现在了道前街。老榆木茶桌就放在路旁,桌上放置了一整套茶具,姑娘端坐在桌前醒茶。桌旁还有一块醒目的小牌板,写道:「闲来无事,压压马路;一杯不苦,侃侃而谈。」路过的大爷见了这阵仗,觉得有趣,便上前打探。姑娘说这是「不苦茶摊」,但无茶可卖。路过的人若是口渴,只管坐下饮茶、聊天。出摊喝茶不收费,不限时长,聊天的话题也完全不设限。摆摊的女孩叫诗之,今年24岁。明明是湖南岳阳人,她却说自己爱上了苏州城:「我们湖南人属于热情豪迈一派,不像苏州,比较温婉:古典园林建筑也好,小桥流水也好,就连这里的人儿讲话都是温吞吞的,好听极了!」这也是为什么不苦茶摊每次出摊的位置都不相同:「因为我想带上我的茶和小茶桌去看看苏州,随心停下时,能喝上一杯暖和的茶汤。」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看见不苦茶摊,出现在苏州城的大街小巷。爱上吴侬软语里的苏州城把茶摊设在最美风景里在诗之看来,想要认识一座古老的城市,一定要从它的老建筑开始。于是,第二次出摊,她就把茶摊设在了相门城楼上。诗之在她的「摆摊日记」里写道:「曾经,城墙是一座城的守卫;如今,城墙是一道讲述历史的风景。」相门,古称「匠门」,又名干将门。据《吴郡图经续记》记载,将门者,吴王使干将于此铸宝剑。不过,古相门后来被拆除;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后来新建的。历史的兴衰浮沉,在书卷里读来终觉浅薄;唯有站在这城池之上,方有荡气回肠之感。当天泡的是武夷岩茶佛国岩肉桂入口霸气,香气悠扬,滋味醇厚饱满回甘因为喜欢北寺塔,她便出了个早摊:十点过一刻,便坐在了「吴中第一古刹」的院墙外,听着风铃声喝早茶。还有一次,她听朋友说:在蘇州胥门古运河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古桥——万年桥。不苦茶摊便如约出现在了古桥之上。「湛湛胥江贾舶聚,万年桥上万人行。」诗歌里盛赞的胥门,始辟于春秋时期,是吴国都城的古城门之一,现如今城门尚存;而万年桥,则始建于明朝初年。出摊之前,诗之查阅了万年桥的历史,却又痛心地发现,从前的万年桥已经被人搬到了别处。但现如今,姑苏城内、古运河之上的万年桥依旧留存了无数人的回忆。那天她在桥上摆摊,一个约莫六七十岁的爷爷从外地赶来。到了桥上,爷爷问她能不能帮他在桥上拍一张照片。因为他记得,自己从前的家就在这附近。云南红茶:温柔恬静,花香怡人,甜醇干净老人刚开始并不知道茶摊是做什么用的,但茶摊却成了老人和这座桥的记忆的见证者。听诗之聊到这儿时,我有点想不通了:既然只是想能让自己随心所欲地喝茶,那为什么还要摆茶摊,免费请路人喝茶?诗之去武夷山找茶「因为我喜欢茶摊文化呀!」一说起这个话题,诗之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她的「平民茶文化」:「茶就是农作物,是土地长出来的树叶。以前老茶摊文化并没有那么高高在上。平民也好,贵族也好,一碗茶都是一个价。大家渴了就坐下来喝茶,就这么简单。当然,茶文化肯定是需要的;但我现在就想让大家知道:茶,它既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提前在园林官方平台预约后,诗之着旗袍,在艺圃出摊每次出摊前,诗之都会提前查阅好这个地点的历史;甚至当天的着装也会特意跟环境相匹配。刚开始摆摊,路人会觉得新奇,停下来询问几句;偶尔也会有人围在茶摊旁边讨一口茶品一品;但很少有人会直接坐下来,一边喝茶一边闲聊的。「因为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你可能是想卖给他们什么东西;也有人真的感兴趣,但因为只是路过,还有其他事情要做,所以不能长时间停留在这里。」为了让大家放下戒备,诗之把每一次出摊的记录写成了一则则短小的「出摊日记」。慢慢地,便有专门寻来的茶友。茶摊最热闹的一次是在苏州公园。有三五个特意寻来喝茶的茶友,吸引了一大堆在公园里玩的人。那天茶摊的茶友,上至奶奶辈,下至10后的小朋友都有:「唯一的遗憾就是茶杯没带够。」今日饮「梅子」——2015年的岩茶淡淡的陈酸,还带着清新的梅子香气,入口甘醇每次出摊前,诗之都会将茶具一一清洗干净、消毒、然后用纸巾一个个包起来,放在包里。取出来用的时候,她还会再拿开水烫一遍,一人一杯,用完之后,再统一拿回去清洗。让诗之感到意外的是,不管是第一次出摊还是最近一次出摊:「每次出摊都被友好对待:好奇的询问,友善的夸奖,灿烂的笑容。」就连遇到城管也从没有遇到被驱逐的情况,表明来意之后,只是被嘱咐收摊时不要留下垃圾就行。哪怕是不出摊的时候,诗之也爱找一处好看的风景饮茶来喝茶的人变多了之后,很多人调侃不苦茶摊:「简直就是苏州的城市宣传大使!」诗之却觉得她对这座城市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是茶摊,带着她去探索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人文。在漏雨的院子开茶室一天只接待一组客人不知是苏州城太大,还是不苦茶摊太小。很多茶友没能在茶摊上偶遇诗之,便专程寻到了她的茶堂。诗之爱搬家,茶堂也总开在老城区不太热闹的地方。现在的不苦茶堂,位于苏州拙政园附近东北街。头顶上有一块写着「东北街124号」门牌的老木门,便是入口通道。穿过这条老弄堂,方能一窥茶堂全貌。当初,为了找到这座带天井的小院儿,诗之几乎走遍了老城区的弄堂:茶堂旁边有一座百年老庙,门口有一棵大大的梧桐老树,院子里带一方小小的天井。见到这个小院第一眼,她就喜欢上了这里。包括茶堂在内的东北街一带,都是苏州老城区的「控保建筑」。所以即使老房子已经有些破败,仍然不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造。好在,诗之早就设想好自己新的茶堂会是什么模样:发灰、开裂的墙面被轻微地重新粉刷,让小院整体看上去更素雅;但也不会因为完全掩盖掉原本墙体的印记,丢掉了古朴的底蕴。地面则铺上一层细细的白色小石子,再铺上一层棕色地毯;四周再点缀一圈树上自然飘落的梧桐叶和绿植。室内只有两个房间,却被她做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风格。进门第一个房间整体地面被抬高了50公分,做成了日式榻榻米风格。入室则席地而坐,一泡清茶,三五茶友,虚度一整个午后,回甘无穷~再加上江南多雨季。随时都有可能掉落的木头门窗,被换成了透明落地窗,以便更好地引入阳光。再往里走颜色变得艳丽了起来,只见木制楼梯处悬挂着绿色、橙色绒布长帘。美式祖母绿台灯、复古杂志、柯尼卡胶片机、仿佛来自上世纪的镂空蕾丝桌布······无一不在诠释诗之心中的老上海风情。楼梯上还有一个挑空很高的阁楼,一直闲置。诗之说,屋主奶奶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老房子里很多物件都舍不得丢弃,她便把阁楼的空间都让出来,给房东奶奶堆放那些留有她回忆的东西。里屋施工过程图老房子虽然看起来颇有韵味,但只有长期待在里面的人才深知其利弊。诗之租下房子之后才发现,里屋竟是泥沙地面。不能动大工程,只好在泥沙地上铺上一层青砖,再在上面盖上一张黑色的地毯:「这样泥沙才不会泛上来。」秋天的时候,院子里落满了梧桐叶。我觉得美极了,诗之却告诉我,下雨的时候,房顶的老瓦会漏雨。「国家保护建筑不能自己私自翻修,必须上报政府,排队等专业人士来修缮。但这一带都是有问题的老房子,排队需要等的时间太长了。」不苦茶堂的标语,颇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韵味于是,在下雨天,诗之就在漏雨的地方接上两个小的茶杯。这边煮茶论诗,另一边雨洒杯中,水花四溅;反倒成了茶堂内的一大趣事。夏日宜饮「白牡丹」:清新淡雅,清香带着花香入口甜醇,带着清凉感茶堂原本只是诗之的个人工作室。因总有茶友特意来寻,诗之觉得有了些许寻茶问道的雅趣。茶堂便慢慢成了半开放状态。不过,来这里品茶还是有一个特别的规矩:堂主一天只能接待一桌客人。「因为来到不苦茶堂的人一定都是热爱茶的朋友。我必须亲自接待、亲自泡茶,在喝茶聊天的时候答疑解惑,一个下午只能喝一泡茶,也只能做这一件事。」其中,诗之被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便是:「何为‘不苦’?」诗之认为,无论茶还是咖啡,由于每个人的味觉感官不同,苦与不苦无法一概而论。无论专业与否,只有自己喝到之后觉得「不苦」的茶,才是适合自己的。简而言之:「知其苦,不惧,为不苦。」无论何时何地感到快乐我都想分享给更多的人不苦茶摊参加本色东西桥市集虽说每天接待的人数有限,但不苦茶堂和不苦茶摊,恐怕是最不高冷的存在。「现在的我们,连对面的邻居是谁都不知道,没有上一辈人感受过的人情味,所以也希望大家遇见我们,放下戒备来喝个茶。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像小蚂蚁一般,遇见了便是缘分。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地位,坐下便是友人。」为此,诗之还特意在自家门口支起了茶摊,专门请街坊邻居们喝茶。以前住在一起大半年还不知道彼此是干什么的邻居们,因为有了茶摊,聚在一起畅谈了一整个下午。盛夏时节的傍晚,诗之和朋友们坐在不苦茶堂的小院儿内。蒲扇摇啊摇,一口茶汤一缕清风,好不惬意。「那一刻太美好了!」诗之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想在小院内办一个「小院夜茶」,和茶摊一样不收费,只是把这份美好传递下去。不管是摆茶摊还是喝夜茶,都不能带来金钱方面的收益;但诗之却乐此不疲。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她收集到了无数美好的瞬间。有茶友第一次来茶摊,说了句「我要喝茶」之后,便开始讲自己的故事;也有学中医的小姐姐现场给诗之把脉;还有每隔一段时间就从北京来苏州「放空自己」的姑娘,跟诗之讲述她的焦虑。每次摆摊结束之后,茶友们便发来信息,感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能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就聊了一整个下午,还对她吐露这么多心事。很多事情都是他们从来没对任何人提过的。诗之也承诺会给每一个人的故事保密,并用调侃的方式说:「下次你再来问我这件事,我可能都不记得了。」从茶摊延续下来的友谊,给诗之带来的感觉也很奇妙:「我觉得大家太信任我了。他们觉得我们跟他的生活就像是一个多维的空间:你在这一个,他在另一个空间,然后你们在平行时空相遇的感觉。」当然啦!想要偶遇不苦茶摊,也不一定要在苏州城内。从今年开始,诗之就已经带着她的茶摊回了自己的家乡——在岳阳楼一边看「天光与湖光相连,广阔无际;一边和家人朋友谈笑风生。」去景德镇找茶器的时候,诗之在三宝村内走走停停;遇到美景便就地设一个茶摊,坐等有趣的人。茶摊虽小,但诗之心里有个大计划:以后不管是自己出去旅游,还是出门找茶叶,只要有条件都会带上自己的小茶摊。近期,诗之正在调整不苦茶摊的装备,迫不及待地开启自己的新一期「茶友会」。下一次,若你在路边偶遇了她的小茶摊,一定要坐下来品尝一杯茶汤,再考虑一下要不要和摊主侃侃而谈吧!感谢诗之接受采访并提供素材摄影by严云麒(陪诗之出摊的男友)照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苦茶堂地址:拙政园附近东北街124-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