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选择你的理由。”这是很多人面对一个新的消费品,做出的最直接反应。“喜茶热”的现象引来许多新品牌进入茶饮行业,这些品牌如何才能脱颖而出,被消费者牢牢记住呢?或许该做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了。”咖门|政雨,发自上海 1 一家让人“眼前只亮一次”的茶饮店最近,在上海那条不缺关注度的永康路上,有一家新店上了头条。这家店名叫Tea Funny,开店时间不长,却已小有名气,引得年轻人纷纷打卡。原因何在呢?看这家店的门脸,要说不吸引人我是不信的:▲很有创意的门头emmmm……一束黄色的光照射下来,看起来又温暖又Funny,看得我也好想去。可是我明明记得,曾经在哪看过类似这样的设计。嗯,终于,找到了,这样的设计确实有过:▲有点似曾相识的门头但这并不是今天要说的重点。毕竟很长时间以来,我已经鲜少看到有趣的茶饮品牌出现了,立刻搬起小板凳仔细研究了这家店。“用泡咖啡的方式泡茶、用时尚方式表达茶文化”,是我在新闻中看到的关于这家店的关键词,实话说,算不上新鲜,因为每一个新茶饮品牌都是这样做的。起码,在品牌的运营层面,我没有找到和门头的设计一样,让我眼前一亮、记忆深刻的点。这不是一家店在面临的困境,在茶饮品牌火速扎堆出现的这大半年,有一个共性的问题正在凸显——品牌同质性太强,缺少差异化。 2 市场不止需要一个“喜茶”?一个多月前,张希在四线小城十堰开了个茶饮店,生意还不错,甚至刚开业一个多月就拿到了融资;可是当他筹划着往武汉市场扩展的时候,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怎么做出品牌的差异化?新茶饮正在浪潮之上,三四线市场未饱和时,尚可以凭借新鲜感获取到消费者。但当前往更广阔的海域时,这就不管用了——水果茶、奶盖茶、有空间、带体验,成熟市场上太多这样的门店,没有鲜明定位很容易被淹没掉。▲抹掉logo,产品看起来并没有区别特别是在现象级的品牌光环之下,后来者如何占领消费者心智?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在这几年的手机市场。这个迭代速度堪比快消品的领域,经过持续的洗牌,分化出了不同的需求。关注国内的手机厂商你会发现,他们做了足够的市场细分,比如:华为在通信领域的优势及自主创新的认同感深受商务人士喜爱;小米通过高性价比和高参与感,积累了相当一部分发烧友用户,为其平台化发展打下基础;锤子手机的“情怀”一词,配合其面向“文艺青年”的手机定位契合度很高;而深耕渠道的oppo和vivo,不但很早就开始在“拍照”、“音乐”功能上做定位,不久前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闪充更显出功能化细分的程度;还有以美图秀秀起家的美图公司,手机卖点更细节在了“自拍”与美颜技术上……如今手机的消费门槛不再那么高,更换的频次开始提升,消费者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这种变化可能关乎时间、关乎地点、甚至关乎心情,而品牌做的,是当他们有一个新需求时,能第一时间想到你。▲根据市场需求做细分手机领域尚且如此,对于决策成本更低的茶饮消费,随机性会更强,市场不止需要一个“喜茶”。 3 差异化,是品牌获取认知的关键一步在新茶饮行业竞争中,“差异化”或许是品牌突围的核心。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首因效应”,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的交往关系有着显著的影响。放在零售行业,能给消费者留下第一印象的,容易产生于你与其他品牌不一样的部分。差异化的角度哪里找?这里有一些行业里出现的思路,看看能不能给你一些启发——
- 寻找“模式上”的差异在奶盖茶火得没边儿的时候,今年初,奈雪の茶凭借“茶+软欧包”模式进入大众消费视野。这种新组合,相比单纯卖饮品的模式来说,有效提高了客单价,能适配更多的消费场景、提高消费频次。茶饮品牌“茶那儿”将线上商城与线下体验店相结合,门店中融合有茶饮、素食、服饰等多个品类,打造一种以茶为载体的生活方式,而收费方式上,新颖地采用时间计费。▲茶馆模式的差异化
- 在“人群”上找差异各种消息里,新茶饮是卖给年轻人的,但究竟是什么年龄的,什么身份的呢?其实很笼统。于是,在年龄上,有品牌区分“18—25岁”,“26—35岁”两个阶段,用两种打法;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在对茶饮的甜度、温度、口感、呈现方式上往往是不同的,品牌就会对此作出相应的细分。还有关注人群身份的,比如:Teasoon看上的是写字楼里的白领——店开在写字楼附近,设计风格打造品质感,茶产品上主推原叶茶,去形成品牌的独特记忆点。
- 在“产品”上找差异记得3月份,上海展会上,一台台透明的、高高立在台子上的冷泡茶器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而有品牌不仅看,还很快行动了。目前在上海开了6家店的朴茶,主打的就是冷泡茶——基底茶通过冷泡技术获得,涩味会不太明显。最近,一个叫诠茶的新品牌,以花草茶切入,以健康为定位,将每一款花草茶诠释出对应的健康功能,打造出了一套茶饮料(快饮)+礼品茶(包装)+花草茶(散装)+定制茶(会员)的产品体系。▲售卖不同的茶产品“差异化”说来是伴随着品牌各个阶段的命题,不过要注意的是,寻找品牌差异化的前提,应该是建立在对自身资源和优势的把握,与对市场需求清晰的了解之上的。“差异”本身不能视为优势,当品牌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首因效应”积极作用产生市场引爆点时,才会成为品牌独一无二的优势。— End —统筹:咖sir | 编辑:忽而本文为咖门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商务合作 | 微信:mengmeng47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