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的拓荒族咖啡,被曝经营不善、欠薪、员工出逃。此前,深圳、上海等多地传出创咖倒闭的消息。
看上去,全国多达1000余家创业咖啡馆的倒闭潮,正在拉开序幕。
是否有能力造血,成为林立遍地的创咖头上的“悬顶之剑”。咖sir走访中关村创业大街多家创咖,看创业咖啡究竟应该如何“造血求生”?
【 1 】创咖市场“大清洗”已拉开序幕
长期屈居车库、3W等创咖盛名下的拓荒族咖啡,终于上头条了。
不过,跟3W迎接总理比,它的路径有点特别:首先,被前店长曝光经营困难、欠薪、员工出逃、无餐饮卫生许可证等内幕;随后,被媒体施以“或成创业大街首例倒闭创咖”的“诅咒”;接着,经营团队出面辟谣,说“我们热气腾腾着呢”。此前,早有中关村创业咖啡凉了的声音传出,咖sir不想去探讨创业这件事儿是凉了还是“热气腾腾”。咖门关心的是,作为创业大潮的重度参与者,创业咖啡馆这种业态,确实到了面对市场大洗牌的时候了。
其实,早在春节前后,深圳的“地库”以及上海863,就传出转让或撤资的消息。而地方小型创业咖啡关门,早已不是新鲜事。
在2015年年末,咖sir在一篇创业咖啡调查的文章中推断:在2016年下半年,创业咖啡将迎来倒闭潮。(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阅)“就目前情况来看,创咖肯定会迎来倒闭潮。2016年下半年,一大批创业咖啡即使开着,但它们已经死了。”一位知名创咖联合创始人向咖sir表示。
【 2 】“受害者”创咖:报告,创业者不够用了!
在某种奇怪情结的驱动下,创业咖啡这个角色,被赋予了“圣斗士”一样的宿命。它一方面要为神圣的创业大潮站台,一方面又要面对市场化竞争,靠爆发小宇宙生存。
此前据咖sir保守调查统计,其中创业咖啡远超1000家。投中研究院的数据则显示,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超过16000家众创空间。从市场角度来看,这个数字让咖sir有种不寒而栗的惊悚。
车库咖啡合伙人金子森告诉咖sir,通常来说,按照配比20万—30万人口配一个孵化器。
算算吧,是不是觉得创业者不够用了?究其原因,除了传统咖啡馆盲从,混淆了“咖啡创业”和“创业咖啡”的概念,以及对政府的补贴政策有所企图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上头”:一位知名创咖合伙人告诉咖sir,在调研某直辖市的过程中发现,原计划扶持100家创业孵化器,最终报告出来,摇身一变成了300家。
这在某种程度上,让一些创业咖啡成为“受害者”。林立的创咖加重了同质化竞争,且不论背后服务链条的强弱,仅从客流一项,便让不少创咖大喊吃不消。“2015年上半年热闹的时候, 150个座位根本不够用,还得再加30个小板凳。从八九月份开始,特别明显,人一下子就少了一批。”创业大街上,一位创咖负责人告诉咖sir。【 3 】“造血术”:强化服务链 Or 转身做咖啡?慧谷咖啡创始人杨晏告诉咖sir,作为中国创咖联盟理事单位,慧谷咖啡至今依然处在亏损状态。“即便补贴到位,离收支平衡还是差一步”。造血能力,成为倒闭潮来临前考验创咖存活的悬顶之剑。那领头羊们是怎么做的?1、单靠补贴太危险,服务链上设基金作为国内首家创业咖啡,2011年起,从车库走出了400多家创业团队,在平台上帮助130多家创业团队拿到了投资。当年在创始人苏菂的坚持下,车库坚持不开分店,并且没有投资过一个团队,也没有收取融资收益。但情况正在改变。一位合伙人向咖sir透露,目前车库已在多地筹备开“分店”,还在去年8月,增加了一个针对初创团队投放的种子基金。
“前几年,我们的装修,还有员工工资,已经把成本压到最低了。加上不稳定的捐赠和政府补贴,勉强收支平衡,这太危险了。”这位合伙人向咖sir透露。他表示,基金的设立将给车库带来更多的收益增值,也可以让车库的“造血机制”更加多元和稳健。2、回归咖啡本质,餐饮造血更可观拓荒族前店长爆料称,“中关村创业大街上根本就不批复餐饮执照,这条街上凡是经营创业咖啡的都是无照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创业咖啡的本质——以创业服务链为核心,咖啡餐食只是幌子。而3W咖啡,决意把这个幌子做到“名副其实”。
咖sir了解到,除了形成咖啡馆、种子基金、传播、孵化器、猎头、拉勾等完整的创业服务链条外,3W也正在向一家真正的餐饮公司进化。目前,3W专门独立出一个叫做“子鱼咖啡(Coffish)”的咖啡品牌来经营。
为了保证咖啡质量,许单单还请来猫屎咖啡的联合创始人做咖啡出品总监。同时,五星级酒店大厨等职业餐饮团队的入驻,都在不断强化这家创业咖啡的的餐饮属性。“总理来之前,3W已经是方圆500米半径内生意最好的咖啡馆。”一位3W工作人员说。
作者:咖sir 本文为咖门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商务合作、内容转载加微信:Lu4967
长按二维码关注咖门(Kamen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