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味觉猎人与咖啡》(一)第二篇:《味觉猎人与咖啡》(二)第三篇:《味觉猎人与咖啡》(三)第四篇:《味觉猎人与咖啡》(四)正如上图所示,味觉能够感知到的味道只有五种:甜、酸、苦、咸、鲜。其他不属于这五种味道的感受都不属于味觉,而是由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调动。关于另外四种感官与咖啡之间的关系我在前四篇中已经介绍。(本文中蓝色字体均为书中原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一、味觉敏感度:“某些人的味觉天生就比其他人更敏感,但味觉较敏感的人未必是比较高明的品味者”“影响味觉能力个别差异的有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是你舌头的构造(由计算你的味蕾数测出),第二是你的病史,第三则是你的基因。”1. 味蕾数量:味蕾就是味觉感受器。正常成年人约有一万多个味蕾,绝大多数分布在舌头背面,尤其是舌尖部分和舌侧面,口腔的腭、咽等部位也有少量的味蕾。人吃东西时,通过咀嚼及舌、唾液的搅拌,味蕾受到不同味物质的刺激,将信息由味神经传送到大脑味觉中枢,便产生味觉,品尝出饭菜的滋味。---摘自百度味蕾的数量与品尝食物的强烈度息息相关,味蕾越多,感觉到的味道也越多。约有50%的人为一般灵敏者,25%左右的人为超级灵敏者,另25%左右的人为味觉迟钝者。通常来说,味蕾数量女性多于男性,少年多于老年,东方人、非洲人与南美洲人多于欧洲人。但是,这并不代表味蕾数量多的人就是好的品味者。旺盛品味者的苦恼在于他们对于味觉刺激过于敏感,所以常常会对食物有着强烈的好恶。味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退化,但并不代表着年长者就不如年轻者善于品味咖啡。有时候专注、态度和经验比天赋更有用。2. 疾病与意外:从西医的角度来看:
后记:读过这本书的朋友一定知道,书中关于咖啡的内容几乎是没有。整个《味觉猎人与咖啡》系列中的内容除了引用书中原文外,多是根据我自己在学习咖啡和与客人接触的过程中积累的,若有不正确之处,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关于大段引用原文一事,其实我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述我学到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告诉大家我的所学从何而来,以及尊重作者和原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只要在我的文章中使用了别人的内容或图片,我都会注明,这是尊重,而且不丢人。
版权信息:以上文章内容转载自【紫葭咖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作者:倪文辉侵权请联系:weixin@coffeesalon.com投稿合作:tips@coffeesalon.com欢迎添加微信与我们保持互动广告合作 |cofesalon咖啡馆/师 |cafeuni咖啡爱好者 |saloncoffee
-“耳朵感染可能会破坏你的鼓索神经,这条神经由舌头向上穿过中耳,通到大脑。包括流感和疱疹等的各种病毒也可能会破坏这个神经,造成味蕾死亡或光秃。”-“拔智齿虽是很普通的手术,但它的位置却离鼓索神经很近,因此只要手术出点差错,就很可能会破坏味觉,无法挽救。”-“头部伤害,也可能会造成某些味觉(和嗅觉)功能丧失。”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上火或者疾病都会导致味觉异常
口酸:肝胆之热侵脾所致,是肝气上溢的征兆。口甜:古人称之为“脾热口甘”。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觉口舌发甜。口苦:多见于肝胆热证、肠胃热证等;在现代医学中则多为急性炎症的表现,而以肝胆疾病为多。口咸:以脾虚湿盛,肾虚火旺为多。因中医认为“咸为肾味”,临床上常见于肾阴不足,肾火上浮的神经官能症、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的患者。(以上内容摘自百度)神经受损,难以挽救。但如果只是味觉细胞丧失(比如烫伤),就无需太担心,因为味觉细胞原本就在不断地新陈代谢,味蕾细胞是可以再生的。唾液分泌太少也会影响你对味道的感知。二、五味及平衡:好的味道在于平衡。食物的五味是酸、甜、苦、咸、鲜,而咖啡味道的平衡则在于酸、甜、苦的平衡,在咖啡杯测时可以在“BALANCE”这一评项上打分。1.甜:“我们用甜来形容如俗称糖的蔗糖味道,......但其他许多食物也天生有甜味,比如水果(含果糖)和乳制品(含乳糖)。”a.甜味来源:咖啡中的糖分主要以蔗糖形式储存,咖啡果子成熟后,蔗糖浓度最高。蔗糖含量多寡与咖啡风味成正相关,蔗糖含量越高,咖啡越好喝。未成熟的咖啡果中仍含有高浓度的有机酸未转化成糖分,所以未成熟的咖啡果甜感不够。(本图拍自《咖啡学 秘史、精品豆与烘焙入门》韩怀宗 著)“多糖不溶于水,无甜味,是咖啡豆木质纤维素的主要成分......生豆中所含的蔗糖在烘焙过程中进行焦糖化,产生芳香物质二乙酰而具有奶油糖的香味,同时,焦糖化还衍生出上百种重要芳香物,包括喃类(FURANS,具有焦糖香味)的HMF(蜂蜜、果汁和香烟的芳香成分)以及HAF(有着迷人的甜香)和麦芽醇(俗称糖味香料)。焦糖约占咖啡熟豆重量的17%,味道苦中带甘,是咖啡重要的滋味来源。” --本段文字摘自《咖啡学 秘史、精品豆与烘焙入门》韩怀宗 著)无论是在咖啡鼻子还是在咖啡风味轮中,焦糖化反应带来的甜味感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新版咖啡风味轮对甜味略微做了改动:嗅觉训练使用的咖啡鼻子是这样区分焦糖化风味的:b. 咖啡的甜度:甜味的强弱由“甜度”来表示,而甜度是一个相对值。通常以蔗糖作为基准物,10%或15%的蔗糖水溶液在20℃时的甜度为1.0,其他糖的甜度则与之相比较得到。在品尝清咖或进行咖啡杯测时,我们说“这杯咖啡很甜”,这并不是说这杯咖啡的甜度类似加了糖,所以用吃糖或蛋糕的甜感来评价咖啡的甜度是不正确的。比较接近的是当你吃白米饭、白馒头或者嚼一根黄瓜时感受到的甜度或者再高一些。咖啡中的甜感会受到其他味道的压制和影响,酸度太强,会掩盖甜,但适当的酸却能增加甜感。虽然甜度可以由仪器测得并用数字来表示,但我们在品尝咖啡时,却是由舌头来感知和判断的。两大杯测系统对于“甜”的评分方式不同:COE系统对于每一杯咖啡都要求针对甜度打分,而SCAA系统中每杯咖啡中只要有甜,就可以得到2分。具体区别我们不在此讨论。c.甜味感知的位置:虽然我们舌头的所有部位都可以感受到甜味,但舌尖却是对甜味感受最敏感的区域。咖啡的甜有时会在刚刚喝到时由舌尖感受到,有时则在吞咽或吐掉后在口腔或喉咙处感受到,我们称作“回甘”。在杯测时,回甘的强度及持久性也会影响到“AFTERTASTE”这个项目的评分。d.牛奶的甜:牛奶中含有乳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但需要我们关注的只是乳糖。乳糖的甜度不到蔗糖的五分之一,但是,乳糖的甜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牛奶加热(打发)到55度℃-65度℃之间时,甜度最高。2.酸:“我们用酸来形容酸性物质的味道。......酸通常是可口的,但若酸度太高,则会立刻变得难以入口。”我们舌头的两侧后段更容易感受到酸。a.对酸的好恶:就像食物中的味道一样,有人喜欢酸味,比如酸甜味、酸辣味,有人则极不喜欢;就像水果,有人喜欢吃柑橘类水果,有人则只爱香蕉、西瓜等无酸的水果。。。对咖啡的好恶也一样。新版咖啡风味轮将酸单独列出:有些不了解咖啡的普通消费者把咖啡中的酸味当成是腐败,有些消费者即便知道果酸味是咖啡中正常的风味,也不能接受自己喝的咖啡中带酸。不过,有时候客人不喜欢的酸也许真的不是好的酸。每位咖啡师都能确定自己出品的咖啡有着好的酸质吗?b.酸质好坏:并不是所有的酸都是好的酸。在咖啡杯测中,我们寻找和评价的是“ACIDITY”,而不是“SOUR”。如何区分你喝到的是SOUR还是ACIDITY,一个简单的方法是看酸中是否带甜、是否令人愉悦。只酸不甜、尖锐呆板的酸,是SOUR,我们可以称之为“死酸”;有酸有甜、入口后转甜,或者带有水果香气的酸是ACIDITY,我们可以称之为“香酸”。因此,对于“ACIDITY”的评分首先是要看质量好坏,其次看酸味的程度。优秀的咖啡师不仅要会做,更要会喝。不但要会喝,还要能通过喝找到问题的源头是来自种植?采收?生豆处理?生豆储存?烘焙?或者制作本身。真的,想成为一名好咖啡师真的很不容易呢!c.酸度:酸的浓度过高,会使咖啡喝起来尖锐碍口,有时还会带来涩感,有损咖啡品质。“低浓度的酸尝起来是酸味,高浓度就有触觉的反应:这是刺激味道。”d.酸的来源:(本段内容参考《咖啡学 秘史、精品豆与烘焙入门》韩怀宗 著)科学家已从生豆和熟豆中分离出一百多种酸性化合物,其中对咖啡风味影响最大的有机酸包括绿原酸、奎宁酸、醋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咖啡树新陈代谢的产物:如柠檬酸、苹果酸、绿原酸和奎宁酸,它们多储存在生豆中。柠檬酸和苹果酸在咖啡豆烘焙的一爆阶段开始降解,一爆结束二爆前,它们会消失50%左右,进入二爆末段,则仅剩30%左右。绿原酸会带来酸涩感,罗布斯塔种咖啡所含绿原酸高于阿拉比卡豆。绿原酸在烘焙过程中会降解为奎宁酸和咖啡酸,这也解释了浅烘焙的咖啡豆更易有酸涩味。-- 咖啡烘焙产生:奎宁酸、乙酸(醋酸)、乳酸、甲酸、甘醇酸奎宁酸在生豆中含量不多,但会随着咖啡豆的烘焙会增加一倍左右。因为绿原酸在烘焙时会降解为奎宁酸。不过,奎宁酸在烘焙过程中相当稳定,直到二爆中段以后才会降解。但是,冲泡好的咖啡放凉后,咖啡中的奎宁内酯会水解成奎宁酸而增加酸味。醋酸、乳酸、甘醇酸和甲酸属于脂肪酸一族,它们主要是来自蔗糖降解生成,生豆中几乎不含。咖啡豆里的糖分在烘焙过程中分解生成三十多种有机酸,生豆中的蔗糖浓度与烘焙后的酸香成正比。肪脂酸的浓度在烘焙过程中先增后减。浅焙至中度烘焙时,脂肪酸浓度达到最高值,进入中深焙后急速衰减,因此,深度烘焙的豆子通常酸味较少。-- 土壤带来的酸:比如磷酸。多数专家认为是吸收了土壤有机的植酸,经过烘焙后,植酸降解成磷酸。有人认为肯尼亚咖啡的酸香主要来自磷酸,但同时,肯尼亚咖啡中的蔗糖含量很高,约占生豆重量的8.45%,因此肯尼亚咖啡中酸的主要来源还存在争议。--种植环境:植物生长环境的恶劣也会增加绿原酸浓度,比如无遮荫树的种植方式。高湿度环境会增加咖啡豆的苹果酸浓度,因此热带雨林地区的咖啡豆更容易喝到水果酸香。--后制处理:成熟的咖啡果中所含柠檬酸会转化成糖分与果香,而未成熟的咖啡果中所含的柠檬酸浓度过高,酸涩感强。生豆中所含的微量醋酸来自水洗发酵过程残留在豆表的醋酸成分,发酵处理时,生豆表面的粘膜和粘液被酶分解从而产生酸。在干燥阶段,若生豆或果实处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且不常翻动,内部酵素作用加速,会产生“发酵味”,也带来酸感。果酸可以由咖啡中的糖分来平衡,如果咖啡中含糖量高,加上丰富的果酸,就会呈现出柔顺、活泼的水果酸甜感,是令人愉悦的味道。我们在进行杯测和比赛评分时,味道的平衡度(甜、酸、苦的平衡)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任何一种味道过于突出都会失去平衡感,就如下面这张图:3.苦:“比起其他味道来,人对苦的忍受度差异更大。苦的食物如果单吃,没有其他味道平衡,往往难以下咽。”咖啡的苦味主要来源于生豆中的绿原酸、胡芦巴碱和奎宁酸、深焙豆的焦糖碳化以及烘焙缺陷(比如烧焦、烫伤、排烟不畅或者烘焙机没有及时清理),不适当的冲泡也会带来苦味。舌根及喉咙处对苦味更敏感,如果咖啡只是在口中漱过就吐掉,对苦味的感知就很可能不正确。因此,品鉴或杯测时还是应选择不同温度点咽下几口咖啡。苦在咖啡中不属于正向的风味。4.咸:“咸是我们用来形容钠离子的词。氯化纳是盐最常见的形式。”我们舌头两侧靠前的部分对咸味更敏感。--对咸的适应:人的唾液含有钠和氯化钾,略呈咸味,但我们已经适应了唾液的味道,并未觉得它咸。长期吸烟不仅对嗅觉有影响,也会使味觉变得不灵敏。研究者发现,吸烟者的味蕾更为扁平,因此,通常吸烟者的饮食口味更重,需要更强的味觉刺激,这时他们对咸变得不敏感。同理,长期以来饮食习惯偏重的人们,也会对味道不够敏感。--适量的咸对甜味有提升作用。从我开始学做饭那一天,老人就告诉我一句话“要想甜,加点盐。”但是,只能一点点。--咸味的主要来源:咖啡中之所以有咸味,是因为咖啡中所含的矿物质。阿拉比卡豆中的矿物质含量约占生豆重量的3%-4.5%,占咖啡可溶性物质总重量的14%我们通常把咖啡中的咸味视为不好的味道。咖啡中的糖分可以降低咸,若日晒豆中的糖分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咸味。咖啡中的咸味无处不在,但若酸甜质佳,就会将咸味掩盖起来。若是在咖啡中喝出咸味,就表示酸味和甜味未起作用,可怀疑是瑕疵,比如咖啡不新鲜。不当的咖啡萃取也会带来咸味,比如浓度过高而又萃取不足时。烘焙度较深的咖啡容易有咸味。因为重焙豆中的有机酸在烘焙过程中减少,同时,重焙豆的纤维质较松软,细胞壁的空隙多,排气也较旺,有机物更容易被排出的二氧化碳带出,属于无机物的咸味就被凸显,而且油脂渗出豆表,加速氧化,比较容易不新鲜。5. 鲜:“鲜umami源自日文,......鲜是谷氨酸(glutamates)的味道,我们有时会把鲜味描述为肉味、甘醇厚实、教人满足。”事实上我们的老祖宗在造字时,就已经告诉我们“鲜”是什么味道。三、保持灵敏的味觉:“不论你天生有什么样的遗传和天赋,只要经过培养、练习,和有学习的渴望,都能成为更优秀的品味者。”1.日常习惯:如前面所讲,长期重口味的饮食和吸烟会使味觉敏感度下降。但是不用太着急,味觉是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的。如果无法戒烟也没关系,但最好在杯测前两小时不吸烟。--“有些味道会增强或遮掩其他的味道。比如牙膏内的月桂基硫酸钠会让橙汁喝起来极苦,因为它遮盖了甜味,加强了果汁里的酸和苦味。”如果你刚刷完牙就喝咖啡,同样会感到味道不对。--有经验的杯测者都会告诉你,在你进行大量杯测前,一定要确保你的身体已经进入状态,比如吃过早饭,喝过一杯高品质的咖啡,这时味蕾已被打开,这之后到杯测前不要再吃其他食物,保持口腔的清新很重要。2.训练:“品尝某一种食物的经验越多,就越能辨识和分析它,你辨识滋味与气味这两者的能力,会随着重复的接触而提升。”多品尝美食、多参加咖啡杯测和品鉴活动、多喝不同的豆子。认真对待你每一次与食物的接触。3.正确的方法:-啜吸:“一边品尝,一边在空气中发出声响,可以增加香气的流动,让你能嗅闻和品尝更多的味道,而且更快。”-咀嚼:吞咽前的咀嚼,帮助香气释放。“唾液里的酵素会把大分子分解为有较多风味的较小分子。”-停留:“如果你真的想要品味什么食物,那么让你留在你口中的时间越长越好。”但是,如果你是在进行大量的咖啡杯测,建议你不要每一口都长时间停留,而是在确认“余味aftertaste”时让咖啡液在口中停留几秒。-吞咽:“吞咽对味觉十分重要,因为它会启动口腔嗅觉。在你吞咽食物时,口腔嗅觉会继续作用,因此把食物吐掉,就切断了品味知觉过程的自然进展。”- 适当的休息和调节:“当你的舌头在短暂的时间里接触到太多的味道时,就会发生味觉适应。”也会产生味觉疲劳。“随着每一个新增加的味道样本,你会越来越适应那个味道,这意味着你需要更多的量,才能达到类似的强度。”- 避免其他样本的影响:我们在进行咖啡杯测时,有时会喝到带有瑕疵的样本,建议这时喝口水清清口,或者休息片刻再去喝其他样本,以免将瑕疵风味和感觉带到其他样本上去。如若要接着喝其他的样本,此样本最好喝两口以上。4.身心轻松:尽可能避免在进行杯测前生病。有时你也会发现,上午和下午的味觉会有差异。若是如此,也许是你的味蕾没有打开,完全不需要对自己的味觉产生怀疑。尽可能找到自己的杯测节奏吧。不要太急于品尝,适当的温度有利于风味的释出,温度过高就去啜吸,很容易烫伤舌头。咖啡是酸性的,喝大量的咖啡难免会产生胃酸,所以参加杯测可以常备苏打饼干以备不时之需。同时,苏打饼干也可以用来清口。本系列到此结束,最后,感谢您的阅读!
后记:读过这本书的朋友一定知道,书中关于咖啡的内容几乎是没有。整个《味觉猎人与咖啡》系列中的内容除了引用书中原文外,多是根据我自己在学习咖啡和与客人接触的过程中积累的,若有不正确之处,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关于大段引用原文一事,其实我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述我学到的知识。不过我觉得,告诉大家我的所学从何而来,以及尊重作者和原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只要在我的文章中使用了别人的内容或图片,我都会注明,这是尊重,而且不丢人。
版权信息:以上文章内容转载自【紫葭咖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作者:倪文辉侵权请联系:weixin@coffeesalon.com投稿合作:tips@coffeesalon.com欢迎添加微信与我们保持互动广告合作 |cofesalon咖啡馆/师 |cafeuni咖啡爱好者 |salon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