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冲咖啡的注水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是也有很多刚刚入门关注前街的朋友们,“我怎么冲不好喝?”“手冲咖啡好难噢!”手冲咖啡目前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小的圈子,为了照顾新朋友,老生常谈的内容是少不了的。

对于刚学习冲咖啡的朋友,前街是认为,理解并使用正确的冲泡参数,比注水手法更重要。(所以参数前街也经常提及)前街认为,冲出好喝的咖啡,参数千千万万,但对于新手来说,一个兼容性高的参数才是最适合的,所以大家可能会看到前街推荐大多数咖啡豆的冲煮参数都几乎一致(个别例外),这并不是前街偷懒、忽悠,而是兼容性高,简单的方法才适合广泛普及。(前街也做了一个冲煮手法分享的系列)
扯远了,进入正题首先我们看到绝大多数的咖啡馆冲煮咖啡,都是绕圈注水的。那么对应的也有一些是采取中心注水的。那前街演示一下中心注水与绕圈搅拌,观察一下粉层有什么变化。中心注水(上)(下)绕圈注水可以看出,中心绕圈的话极其容易出现扰流,水柱稍稍形成角度,水在咖啡内的动向就不受控制了,像视频中的那样,水柱冲击到咖啡底部后往注水的方向回流了,这样的话,容易形成通道,水都从那个通道流走了。观察中心注水的粉墙,是一边薄一边厚的。而绕圈搅拌注水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粉墙都是均匀厚度。

所以,从这点对比可以看出,搅拌注水一方面不容易产生扰流,另一方面是萃取均匀。

其实,“搅拌”一直存在我们的生活点滴中。当冲“冲剂颗粒”的时候,会用勺子搅拌,让颗粒充分融在水中。其实手冲中的注水搅拌也是类似的作用,就是让水流充当搅拌的器具,在持续地“搅拌翻滚”咖啡粉层,让咖啡粉释出更多的风味物质。那么则引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搅拌力度越大越好呢?答案当然不是,我们只需要咖啡好味的物质,并不想出现苦涩杂味,当搅拌力度过大时,停止注水了,水面上依旧会顺着搅拌方向继续转动,就像滚筒洗衣机那样(转得越快,水越容易甩出去),咖啡也容易产生不好的味道。而且手冲注水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注水的时候尽量不要冲到滤纸,冲破粉墙容易形成通道,造成萃取不完全。前街建议刚刚学习手冲的朋友,在绕圈绕圈注水时,先从(绕圈)慢、(水流)稳、(水柱)直开始。

关于注水还有两个问题就是注水高度是多少?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注水?这两个问题没有标准,有的人喜欢贴着液面注水,有的人喜欢拉高水柱注水。这两者不同是水温的变化,高位注水水柱容易失温(8cm高度大约误差0.7-1度),但前街也不建议贴着液面注水,因为很多水壶出水时会有一定的角度,拉高至2-3cm才会垂直,贴近液面注水就容易产生扰流,或者冲破粉墙这些问题。

至于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注水,前街给出来的答案是,都行,只要由此至终都同一个方向绕圈就行了。当然,网上也存在就V60滤杯肋骨的螺旋方向问题讨论顺/逆时针注水的区别。前街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饭后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