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 后已经喝不了全糖奶茶了 2023-02-25 责任编辑:贾小凡 221 rameborder="0" musicid="9058628" mid="001lrqyg0FcPKk" albumurl="https://y.gtimg.cn/music/photo_new/T002R68x68M0000006ftqt2nAMYV.jpg" audiourl="http://isure.stream.qqmusic.qq.com/C200001XM2rX0SfnNE.m4a?guid=2000001731&vkey=80F13E785516CD21E809AFB623E6D198F96F6700CF24D9EBA637AAF6E9E90D2CE0945ABED95BBF5DBF298279BEFE3C788A8134C96BCAB60C&uin=&fromtag=50" music_name="Sugar" singer="Maroon5-V(DeluxeVersion)" play_length="235" src="http://www.yinpinjie.com/skin/default/image/nopic.gif" musictype="1" otherid="001lrqyg0FcPKk" albumid="0006ftqt2nAMYV" jumpurlkey="">这届网友向来嗜甜。毕竟生活那么苦,必须得多摄入点糖分中和一下。比如看偶像剧,男女主谈恋爱要是不甜到全国牙科医生一夜暴富,都没资格火。但是如今,喝奶茶还要不要喝全糖这件事儿,反而得嘀咕一下了。奶茶只喝“少少少少少……糖”大概从去年开始,互联网上吹起了一股“戒糖”之风。它有不少理论支持,比如摄入糖分过多会导致皮肤容易长痘发炎,会影响血糖水平,还有最近这个有点吓人的新闻:而且,世卫组织和中国膳食指南均推荐,每日摄入糖量不超过50克,这个数字可能喝一杯奶茶就轻轻松松达到了。更有震撼全家的视觉冲击,令人捧着奶茶的手不禁颤抖:有医院直观地陈列出了一瓶饮料里究竟含有多少糖分,看得人顿觉嗓子眼就像被甜腻腻黏糊糊的糖浆齁到说不出话。一般看到这种东西,网友会自动分化成两个阵营。鸽派网友表示内心毫无波澜:什么糖不糖的,我没亲眼看到就是没喝到。鹰派网友则真的不禁开始反思,自己每天这左手一杯奶茶右手一杯可乐还要摄入大量甜食的生活方式,是不是真的该付诸改变了?毕竟随着科普知识的普及,和身体随年龄增长发出的警报,20多岁的年轻人发现自己好像确实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吃甜的,不快乐。吃太多甜的,容易发胖长痘变丑身体不好,一照镜子,更不快乐。思来想去,要不试试从“为了健康而自律”中获得快乐吧——每个开始过半糖主义生活的人,都是咬咬牙这么想的。当然,对于人均空想家与不劳而获深度需求患者的当代年轻人来说,大多数人所谓的“戒糖”并不是真的苛刻到连米饭、水果等任何与糖分沾边的食物都一口不吃。能做到对以奶茶为首一切甜丝丝的味道少一点依赖,都够要了老命了。没有一个戒糖的年轻人在贸然进军喝茶养生界之后,不曾发出直击心灵的拷问:这是人喝的东西吗?从开始到放弃,大概只需要啜一口苦茶的时间。有人问你坚持戒糖多久了,评论↓cription-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8S67SzX3z3CiaqfGaKXplkh6U1JEIGjg7O3BkeKZlHZmyHqKkgXOXEsC9shAJVqeCeP7LAmf8G2DnMHZoghoAbQ/?wx_fmt.png" data-ratio="0.18105263157894738" data-s="300,640" src="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302/25/142326731.png" data-type="png" data-w="475" />也不是没有坚持时间很久的猛士,只是要搭配出现幻觉的副作用。并引发六亲不认的惨剧。这届年轻人只有远离了糖分时,才能发现自己的舌头和大脑都被惯坏了。戒糖这个过程的痛苦之处不止是尝不到甜味儿,而是“寡淡无味”已经成了一种酷刑。为了不让自己受太大委屈,年轻人最得心应手的,还得是自我欺骗大法——可乐有糖分,那我喝零度就行了;奶茶全糖不喝了,三分糖就可以;科普博主竟然说可乐的含糖量比奶茶多?行,为了我的健康着想,以后就喝奶茶了……商家似乎也深谙大家这种需要掩耳盗铃的心情,奶茶店的糖量就像结巴开会:请问您是要少糖,少少糖,还是少少少糖呢?当然,有时候喝了一口你就发现,这所谓的少少糖比湖南饭店老板跟你许诺的微微辣还不靠谱。更可恨的是,每个嚷嚷着要戒糖的人身边,总有那么一个热爱破坏别人胜利成果的室友/同事,在你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候跳出来蛊惑人心:发工资了,喝吗?还没发工资,喝吗?新品优惠,喝吗?两杯满减,喝吗?不够虔诚的戒糖者就像等着蛇来送苹果的亚当夏娃,装作勉为其难地接受,最后还可以甩锅:我怎么好拒绝他们呢,不然显得我多不合群啊……于是,用来激励自己的“戒糖第X天打卡”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戒糖失败第X天打卡”,就像年轻人所有那些信誓旦旦却无疾而终的flag一样,来得轰轰烈烈,去得悄无声息。或许在这件事上,只有真正的懒惰——懒到懒得点奶茶的那种——才是最好的解药。“我才20多,已经吃不了甜了”每一个决定少吃点糖的年轻人都是为了给生活方式带点改观,但又不知道最终的结果究竟会如何。这就搞得戒糖好像一次不情不愿的分手。虽然分开时心存眷恋,但过了这村儿,你也不知道自己下次再遇到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奶茶,会是什么心情。比如马亲王最近这条微博说明,戒糖再久,也不能保证会不会遇到一个瞬间让你之前苦苦支撑的神经瞬间绷断,一口冰可乐一夜回到解放前。戒糖戒成这样,便像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以为自己放下了,却在终于推倒自己立的flag之后勇敢奔爱时发现了自己的真心所向,仿佛之前受的苦难折磨都是在为这一刻灵魂出窍的爽做铺垫。但还有一种戒糖的结果,就像无法挽回的决裂——再也回不去了。99%的人都在年轻的时候大肆吐槽过,某些无糖饮料难喝得不配存在在这世界上。可是却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转了性,喝习惯了便开始对自己辱骂过的清淡饮料爱不释口,并且再也无法忍受甜腻腻的口味。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喝奶茶最崩溃的遭遇,便从“我要全糖居然做成了半糖”,变成了“我要无糖居然还是放糖了”。最后虽然都是一句话:“这还怎么喝?”背后的心情却早已白云苍狗。这感觉或许就像习惯了清淡单身生活的人,再闻到恋爱的酸臭味只觉得头昏脑胀,空留奶茶店老板愤而啐之:戒糖戒到最后一无所有。更让许多年轻人惊恐的是,他们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体开始主动地拒绝过多的糖分。曾经每天用来续命的蜜糖,竟然有一天变成了甜得齁嗓子眼难以下咽的毒药。开始少糖戒糖的原因并非主流的“怕胖怕长痘”,而是真的喝不下去了。继脱发、少冰、穿秋裤之后,这无法承受的甜蜜让年轻人又解读出了一点自己真的“开始老了”的迹象:我苦涩的心灵或许还需要大量糖分的滋养,身体却开始抗议了。戒个糖也很多坑说白了,突然兴起的戒糖潮流更像一阵突然爆发的集体性焦虑,大家都想跟上这股健康生活的风。然而这风也不是那么好跟。想少喝点含糖饮料的年轻人,开始一股脑地奔向无糖饮料,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殊不知这个概念有漏洞: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每100毫升饮料中只要含糖≤0.5g,就可以标注为无糖饮料。所以像这种无节制喝“无糖饮料”依然喝出糖尿病的新闻,大家了解之后只能说一句:是我无知了。难以舍弃甜味又想减糖的人,又青睐上了用甜味剂替代白砂糖的代糖饮料,感觉自己就是一举两得的人生赢家。然而后来科学研究又来打脸:《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摄入含有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更易诱发肥胖及2型糖尿病。且人体摄入甜味剂后,反而会使体内分泌各种生物信号,最终增进了食欲和对甜食的渴望。也就是说,那些能干出“我刚喝了0卡的饮料,吃点甜食奖励自己”的年轻人,还得掂量掂量自己这么折腾值不值。借着戒糖的风,更是有人悄无声息地把这个概念拉偏到了“抗糖”上——有人已经不止教育年轻人“不要吃太多糖”,直接升级成了“你吃我这个抗糖产品,就是抗衰老”,套路和这些年的养生税如出一辙。然而,目前并没有任何权威研究能证明,市面上那些抗糖化产品真正具有自己所说的效果。可怜人们心里的那点关于健康的焦虑,最后还是要化成想方设法被赚走的钱。但其实,这股戒糖风最有意义的应该是国人早就需要的关于科学饮食的科普才对。近日,国家卫健委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每日盐、油、糖摄入量都是超过标准值的。这方面的意识一直在国民中很缺乏科普,比如很多人直到前段时间的网络热文才了解到,摄入钠过多容易诱发中风,而中风正是目前中国人第一大死亡原因。虽说这届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潮流总是一阵一阵的,但归根结底,还是科学饮食、找回健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内容已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独家授权,禁止二次转载。【本篇互动】参与互动,留言中说说#你是几零后?喝几分甜的奶茶?为什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