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的时候,我们开始做杨枝甘露,那一年书亦开始做烧仙草,这二个品牌有很多的共同之处,都是经历过十几年的沉淀,然后在对的时间开始爆发(差不多是2017~2018年的时间节点),唯一不同的是烧仙草已经快6000家店了,我们才几百家。这是因为品牌的基因不一样。
选择是没有对错的,只要坚持自己的基因,坚持自己的路线去走就可以了。 2015年,我们开始做7分甜,当时定义为“可以喝的甜品”。后来我们总结,这是一个坑,因为最终的品类还是甜品,甜品的品类被验证过,其实没有这么大,尤其是甜品杯装起来以后,对甜品的冲击很大。

2017年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重新的定位,新定位造就了7分甜,把甜品变成芒果饮料,打造杨枝甘露。2019年,我们深根华东,截至现在为止,我们的门店数量有800家店左右。
2020年我们做了几件大事:
- 第一个是门店数量翻番,从400家翻到了800家;第二件事是融资,就不多说了;第三件事,现在7分甜已经不讲杨枝甘露了,11月份的时候,我们推出了我们的战略型产品,水果奶茶。 水果奶茶接下来一定会火,水果和奶茶,都有非常大的流量,结合在一起,如果可以解决加热变酸的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建议。

茶饮这几年经过了“过度创新”,已经没有什么破天荒的创新,但也可能会有一家店做出一个品类,头部品牌立刻跟进。饮品行业,现在每一个人都在快速的往前奔跑,快速的学习,尤其是新一代的茶饮(人)。

在合伙的各种组合中,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没有固定的模式,夫妻也可以合伙,比如说奈雪的茶、沪上阿姨;同学也可以合伙,比如说老王(古茗创始人王云安);兄弟也可以合伙,比如说蜜雪冰城、悸动烧仙草,但是最“扯淡”的一种合伙,是和加盟商合伙,比如7分甜。 7分甜的二个合伙人都是我的最早的一批加盟商。为什么加盟商可以变成合伙人?这和我个人性格有关系。最初我不愿意放加盟,到后来我放开加盟之后,又害怕加盟商不负责任,毕竟我们整套的商业模式没有建立起来。
我选择的方式就是经常请加盟商吃饭,甚至和他们一起去唱歌,最后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并且把他们“忽悠”成了我的合伙人。

前段时间融资的时候,我的金主爸爸雷军问了我一个问题:为什么2019年的时候,你把自己的股份降到了这么低,并且释放了很大一部分的股份作为高管激励的奖励?
我想了想说,我的能力已经不足以支撑7分甜的梦想,我需要有更多的合伙人去帮助我完成这个梦想,所以我选择邀请越来越多的合伙人加入7分甜。这是我对于合伙的一种思考。


但是加盟商加盟之后,你凭什么给他一个保障呢?7分甜凭什么可以做好加盟?
问了我自己好几年,我的二个合伙人都是加盟商出身,他们经历过找品牌、签合同、找店铺、装修、开业,以及开业后生意好不好,日常管理中员工心情不好辞职怎么办,他们都了解,很懂加盟商,所以7分甜是具备了做好加盟的基因。
我很清楚7分甜自己的定位是什么,7分甜是一个以加盟为核心业务的品牌。我们在上海开了很多的直营店,开直营店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加盟商,服务我们的加盟体系,所以7分甜是一个加盟品牌。

- 大店直营+小店加盟的模式,已经被验证过无数次,可以获得成功;相反大店加盟+小店直营,我见过不少失败的案例。 所以我们总结下来就是,加盟体系就开小店,偶尔也可以开一二家比较有逼格的店。我们也开过几家80~100平米的门店,但总体经验是,大店不要开得太多。


成长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快和慢的问题,是我们一直纠结了很久很久,特别是疫情以后,每一个同行都这么优秀。 我们最早的时候也想快,在2015年7分甜刚创立的时候,我们有二种选择,要么要规模,要么要质量。那一年我们选择了规模,但是一年多下来,发现规模这一条路压根就不通。 我们希望对每一个加盟商都负责,恨不得把心掏出来,最后选择慢慢来,所以才有了“慢慢来会更快”这一句话。 但也不能一直慢。2020年,我设想的是一天开一家店,总共开365家店,结果开了400家店,实现了翻番,我自己已经很满足了。今年,我想再翻一番。

我是一个非常有危机感的人,经历过了非典、次贷危机和这次疫情。武汉封城那天下午,我和合伙人一直在开会,讨论接下来怎么办。当时每天晚上我都睡不着,心里有一团火,那时我们特别害怕,我相信在座很多的人,特别是直营的品牌,都有这种感受,就想着融资,生怕会挂掉。
3月底的时候,我们确认7分甜安全了,随即做了很多决定,比如加快速度去发展。 从那时开始,我们开始在商场大量抄底新店,确定资金安全以后,我们又贷款给加盟商,加盟商看到总部一直在开新店,就有信心。 本来疫情下我们新开200家店已经了不起了,但“该快的时候就快一点”。同理,“该慢的时候就慢”,慢下来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内功。


做品牌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纠结的点,但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纠结,品牌不会真正的成长。
2018年,我们做了另外一个品牌,那时候7分甜的业绩一般,我们看到1点点生意这么火爆,就想对标一点点品牌,做了一个奶茶品牌。 那时候我们内部的口号是“5年之内超越1点点”,后来觉得这个想法太天真了、太不自量力了,7分甜好起来以后,我们毫不犹豫地把这个品牌砍了。 用7分甜的话说:在2500家店之内,我们不考虑做多品牌。 多品牌发展,失败的案例比较多,往往发展最好的还是最早的品牌。我们的结论就是看阶段,早期我们还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个品牌,未来是不是多品牌,现在我还不敢想象。


我们的融资,其实到后来我觉得也没有想清楚。融资以后你所期望的那些资源,不一定可以给你带来很多,一切还是要靠自己。 我们感受最深刻的是,融资之后,我们的净利润就牺牲一大堆了。 当然如果还有一次选择的话,我应该不会后悔。


早期我们也想过,到底是在苏州、华东发展,还是全国扩张。那时我们面临着二个选择,一个是在熟悉的城市做陌生的品牌,引进各种陌生的品牌来做经营,这是非常好的一条路,如果未来7分甜失败了,我可能会去代理各位的品牌;另外是在陌生的城市做熟悉的品牌。
茶饮行业是适合扩张到每一个城市的,但是直营和加盟的打法不一样,7分甜最终还是要走出去。至于走到哪里我暂时就不说了,商业机密。
其实这几个选择,曾经是7分甜的“最高机密”,分享给大家,谢谢!
戳蓝字,看更多咖门2021万有饮力峰会精彩分享:饮品业大聚会!星巴克、小罐茶、喜茶、奈雪在现场分享了什么?数字业务营收占比超26%!过去一年,星巴克迎来线上爆发
饮品业迎来拐点:过去5年是坐电梯,未来5年是爬楼梯
奈雪的茶创始人:茶饮业有6个值得关注的变化
加盟商77选1,古茗创始人亲述:我为什么要“慢”下来?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运营高管养成计划第二期来了!
长按下图二维码了解详情:


会员体系打造3讲:



— 商务咨询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课程咨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5565053720(同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