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在茶饮中的应用,热度在增加。
朴茶最近推出了一款新品——芒芒白椰糯糯茶,伏见桃山前不久也推出了“草莓大福奶茶”,也叫“日本糯米糍”奶茶,都明显带有糯米的主题元素。
再往前,豆乳奶茶中的白玉丸子,以及阿嬷手作的“米麻薯奶茶”,还有乐乐茶的麻薯豆乳鲜奶茶、麻薯芋泥鲜奶茶、麻薯红薯鲜奶茶,手作麻薯季节限定,以及前些日子被热炒的“青团”等等。
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糯米在茶饮中的应用,被越来越重视,有重新崛起的迹象。
5月19日,朴茶官微曝光:芒芒白椰糯糯茶在上海和昆明的20家门店全新上线。
时隔一天,问起销售情况,朴茶创始人林茗娟用了两个字“爆单”,据她介绍,上海的数据比昆明的更好些。
伏见桃山的“草莓大福奶茶”是4月份的推新,从全国各地的市场反馈来看,也非常不错。
分析起原因,林茗娟归结于糯米属传统饮食,在江浙更是显见的甜品元素。
两款饮品的研发灵感
糯米在中国的种植和食用历史悠久。《诗经》中早就有糯稻的记载,后来糯稻向东部和西南部扩散,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形成了各自的糯稻饮食文化,并沿传至今。
粽子和汤圆分别是端午节和元宵节的特色糯米食品,深受人们喜爱。油糯饭、芝麻糯饭、糯米糕、糯米蒸肉等是我国南方的传统美食,而糯米粉又是青团和果子等中日传统食品的主要原料。
麻薯是果子的一种,起源于台湾、日本并广为流行的传统食品,其类似产品在大陆俗称糯米团。糯米还是我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传统糕点和糯米脆饼的主要原料。
但从传统饮食到茶饮的杯中,还有一个转化的过程。林茗娟谈起,其灵感来源于泰国餐厅的芒果糯米饭,“我很爱这款甜品,就想着把这道甜品饮品化,让它的消费场景更轻更多元。”
为了让想法落地,今年2月份,她又去了一趟曼谷,重点考察了产品的风味、糯米煮好以后需要添加的配料,“希望找到让自己惊艳的口感,回来以后通过研发予以还原。”
如大多数茶饮产品的研发一样,从配方、制作到产品会有反复。林茗娟最大的感受是,糯米的操作比较复杂,很容易发硬,需要调和到一个最佳的米水比例,才能维持长时间最佳的口感。
“目前没有供应商在做这块,只能通过自己的门店预制保证口感,对培训和操作标准挑战较大。”
伏见桃山“日本糯米糍”奶茶的最初开始,也几乎同出一辙,据该品牌创始人藏北介绍,最初灵感来源于日本中谷堂的旋风麻薯达人,通过高频次的击打,制作出软糯且有韧劲儿的麻薯。
考虑到麻薯本身天然具备甜品的特性,所以研发过程中我们联想到了日本的传统美食“草莓大福”,通过麻薯+牛乳+草莓的组合,将日本传统的和果子概念应用在这款饮品上。
在产品创新上,两家品牌的研发思路,与CoCo都可相比,又是如此通感。CoCo行销总监洪嘉谦曾分享过产品研发的三个灵感来源:异国文化、餐饮跨界和流行元素。
比如他们借鉴墨西哥人在巧克力里加辣椒粉,在成都市场推出了辣饮品;奶茶三兄弟的灵感则来自三色豆花等。
再如CoCo的冷萃咖啡。他们的团队在维也纳一家咖啡店发现,冷萃咖啡里加了水果,表现出全新的风味。
受到启发,将奶茶元素融合到咖啡里,在拿铁里加上珍珠,就像喝珍珠奶茶一样,与过去的口感有连接,但体验又是全新的。
之后又相继推出了橙花晚霞、红柚佳人、花生摩卡、莓莓咖啡等创意咖啡饮品。
能否成为下一个超级应用?
从沪上阿姨的血糯米到麻薯,再到豆乳奶茶中的白玉丸子,我们一再看到“糯米”的身影,它能否像烧仙草一样成为下一个超级应用?
藏北首先肯定了这种属性,“麻薯等糯米类的原料本身具备了自然浓厚、细腻的口感特质,既可以应用在清爽的水果饮品中,也可以与经典古早的豆乳相搭配。”
从采访到的各路研发大佬来看,他们也非常认可这种观点,但觉得稍显“火候不够”,仍需“再加把力”。
需要更多大的品牌推动。如杨枝甘露一样,如果没有7分甜、蜜雪冰城、茶百道、书亦烧仙草、桂源铺、巡茶、卡旺卡,直至现在的DQ、喜茶、奈雪和乐乐茶等近30个品牌都在推,也不能火到现在。
黑糖珍珠鲜奶也一样,台湾有陈三鼎和老虎堂;大陆市场,有鹿角巷和乐乐茶,还有喜茶。如果没有这些大的品牌形成合力,“黑糖”类饮品在2018年也成不了年度爆品。
此外,在形式和内容上还要多做加法。烧仙草,料更多,而且原材料上更加丰富,从复配上,有了更多选择。
杨枝甘露,但从碗装到杯装,场景上有了改变。此外,加了西柚和西米,还有其他口感物的搭配,从口感、风味和体验感上有了更多的优化。
豆乳茶,与以前的呈现相比较,茶基底,以及底部的小料。茶基底有乌龙和红茶等更多选择。小料,除了珍珠,还有芋圆,以及奶茶冻。口感和层次更丰富。
通过已有原料的二次挖掘和内涵赋值,此外在制作方式,例如米麻薯奶茶的手作,再加上营销手法上对产品的外延进行重构和变化,“糯米”大概率会成为下一个超级应用。
已入驻商家一览
向上滑动阅览
中国饮品快报编辑|三月 制图|单纯审核|木果果
我们致力于为奶茶、咖啡行业提供全面而独到的资讯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