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杂志饮品界网body到底是什么?对于咖啡来说,“body”似乎是最难以理解的一个术语。当我们描述“人体”时,我们指的是人的形体和姿态;但是“body”却好像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用作形容body的词汇是更加让人迷惑的“轻盈”、“厚重”、“豐滿”等等。在开始了解各地咖啡豆特性之前,必须先知道以下几个品尝字汇,才能知道各产区国家咖啡豆的特性及风味。Body (稠度)有人翻译为醇度,正确的口感应是感受咖啡入口后的那种厚重、浓稠的质感。那种在重量、质量上对于舌头的触觉印象,稠度的感受有清淡如水般的淡薄,中度如浓汤的稠实及深度如糖浆般的超高浓脂状。Acidity (酸度)一种分布在舌头后侧的味觉,与柠檬令您分泌唾液的酸不太相同,此酸度是形容一种清新、明亮、爽朗的感受。通常产自高海拔高密度之 Arabica 种咖啡豆之特性,而低海拔之 Robusta 咖啡豆并没有此特性。Bitter (苦味)Body是咖啡饮用者通常最注重的咖啡的三大部分之一,与之并行的还有干净度和一些明显的风味,那么什么才是body?“body”,其实指的是人们对咖啡在口中的“重量”或者“厚度”的感觉的描述。咖啡入口之后,人们需要用舌头的中间偏后的部位去感受它的“重量”。Body可以是轻巧纤弱,或者是厚实具有份量的,很多人把Body 想像成跟咖啡的苦有关,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苦不代表Body就是强的。body所展现的并不是咖啡的某种特定的风味特色,而是几种特征相互作用之下的综合结果。也正因如此,body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影响body的因素也不止一个。你可以体验到一杯轻度body并且粘稠的咖啡,或者一杯厚重body并且果汁般的咖啡口感。body的分类:那么,究竟哪些咖啡属于body轻盈的咖啡,而哪些又属于body厚重的咖啡呢?为什么有些咖啡的Body 感更强?其实是有很多原因能够决定为什么有些咖啡的Body 感高于其他。从最初的豆种,到后来的处理方式,烘焙处理,以及最后的冲煮方式都是影响咖啡豆醇厚度的方面。有些咖啡豆种天生被赋予更高的醇厚度。像是尼加拉瓜美景庄园的马拉卡杜Maracaturra(马拉卡杜拉:象豆Maragogype和卡图拉Caturra混种,颗粒大小与象豆相近,最大可长到22目)它有橘子的风味,在凉下来后有甜杏仁的韵味,有焦糖感,口腔中感受到圆润丰满的醇厚度。此外,body越厚重的咖啡,越容易拥有浓郁的风味。浓缩咖啡可以带来更饱满的风味,以及更醇厚的口感。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生豆的烘焙来强调或淡化咖啡的醇厚度,这也基于烘焙师对咖啡豆的了解,以及想要烘焙出什么样子的咖啡。以烘焙的角度分析,越深烘焙的咖啡豆醇厚度越高。Body的口感会随着烘焙而升高,通常酸质,在中焙後消失的很快,但咖啡的Body(醇厚度)则相反,在中焙后增加的很快,所以这就考验我们的考量标准了,如果这支豆子的酸质非常优秀。那我们预设烘焙度就会往浅焙去靠拢舍弃一些Body,但如果这支豆子的酸质很普通,例如巴西,曼特宁,那我们的预设烘焙度就会往中深焙去靠拢增加一些Body,不可否认的良好的酸质的咖啡豆非常的珍贵难求,而body却是可以在烘焙上做弥补,在中深焙时达到最高点,但再往下烘焙Body反而是减低,深焙时Body反而是瘦弱的,这一点让大家在品嚐时做一个参考。如何冲煮出醇厚感?冲煮器具和滤纸最终会渗透多少油脂到杯子里,这对于Body有着很大的影响。冲煮器具之间的不同也会产生Body的不同。有些器具帮助我们得到高醇厚度但是浑浊的口感,而有些却有着清晰干净的口感却低醇厚度。像是法压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能制作出高醇厚度的咖啡;法压壶带来的醇厚度要多亏了它的金属滤网。而V60与法压壶完全相反,它的滤纸突出了咖啡的干净度。如果你喜欢很醇厚粘稠的Body,Espresso则是你的不二之选。首先是因为它的粉水比,其次它是通过压力进行萃取,这可比单纯的重力要萃取出更多的化合物质。压力能够产生crema,金棕色的油脂层味道极浓但含有丰富的类黑色素和纤维,这些赋予了意式浓缩的醇厚度。如果你还是更喜欢手冲咖啡,那可以通过调整粉水比来调整Body。但同样也要注意不要萃取不足或萃取过度~冲煮器具和滤纸最终会渗透多少油脂到杯子里,这对于Body有着很大的影响。冲煮器具之间的不同也会产生Body的不同。有些器具帮助我们得到高醇厚度但是浑浊的口感,如牙买家蓝山咖啡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细致多层次的香气,口感饱合,果酸风味相当洁净,余味回甘香醇,是一支独特的豆子!开袋后,是浓烈的蓝山咖啡香气,但是不是那种重烘的碳烧味。有点原始又带点花香的味道。大飞马刻度四,果然有比较均匀些,细粉少。干香一定要多吸一些,这可是一去不回的。浓浓的果香里,漂着蔗糖般的香气。手冲:粉水比1:13(入水),93度起冲美式咖啡壶:粉水比1:15(入水)聪明滤杯:粉水比1:15(入水),93度不论用那种方式冲煮,蓝山咖啡味道都是以厚实的果酸味为基调,手冲或是聪明滤杯的方式,在微温时酸度更是飙到最高点。至于醇味和甜感都是淡淡浅浅的,但是用美式壶煮或许是温控不好,尾韵时醇味会拉高比较多。低温后,酸味都会略略转淡(只是略略喔),然后醇味和甜感会融合一起,要细细分辨可以品味出可可般的味道优雅的化开,还有极淡的甜韵。对于中深烘培的豆子一般脱水率比较高,所以重量比较轻,冲煮时粉不完全沉在底部,一开始注入水就会马上被吸收,由于排气旺盛粉的周围都是泡泡因此产生通道,而这些通道越是新鲜的豆子维持的时间就越较久,使水位快速下降我一般都会用粗水流、慢慢的绕圈。新手冲泡手冲咖啡应该注意什么?从何学起?cription-url="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8/10/121636211.jpeg" src="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8/10/121636211.jpeg" style="width: 677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第一:生豆因素选用品质好的咖啡豆是手冲咖啡能否吸引人的关键因素之一,生豆因素包括生豆品种、生豆收获方式、生豆处理方式、生豆等级,生豆新鲜度。第二:烘焙度一般来说,深烘的咖啡豆会更苦,浅烘的咖啡豆酸味会更强,但每一种咖啡豆都有适合他自己的烘焙度,并不是随意烘焙都可以,只有合适的烘焙度才会在萃取时候发挥出豆子本身的特点。cription-url="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8/10/121636261.jpeg" src="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8/10/121636261.jpeg" style="width: 677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第三:咖啡豆的新鲜度新鲜度是检验咖啡香气的最大指标,一般来说,手冲咖啡用的是咖啡粉是制作咖啡之前就现磨的是最好,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咖啡的风味。第四:咖啡研磨度研磨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咖啡的味道,一般来说,细研磨的咖啡浓度高,萃取率高,醇厚度高;粗研磨的咖啡浓度低,萃取率低,醇厚度也低,此外深烘焙的咖啡豆的溶解率更高,因此遇到深烘焙的咖啡豆,我们需要使用稍粗的研磨,相反,咖啡豆烘焙越浅,越应该磨得细一些。cription-url="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8/10/121636431.jpeg" src="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8/10/121636431.jpeg" style="width: 677px;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visibility: visible !important;" />第五:萃取水温最佳温度为90~95度,水温越高萃取速度越快,香气浓、口味苦,水温越低萃取速度越慢,容易萃取不足,当然如果咖啡都不是很新鲜为了使其风味发挥出来,还是建议使用较高的水温萃取较好,以免萃取出的咖啡味道过于单薄。第六:粉水比一般建议的粉水比约在1:10至1:15之间,在相同的粉量情况下,萃取的咖啡越多咖啡的苦味越淡,因此若是使用较多粉末可萃取较精华的咖啡液,可依个人口味再加入水做浓淡调整。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