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咖啡之翼收购自助咖啡机运营商“莱杯咖啡”。这个在2年前备受关注的咖啡细分市场里,还有机会突围么?有消息称,咖啡品牌咖啡之翼已于近日与智能咖啡机运营商“莱杯咖啡”达成收购协议。本次收购涉及业务、团队、软硬件、点位、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具体金额暂不透露。收购之前,双方在技术、团队、运营上已经有过一些合作;收购完成后,“莱杯咖啡”品牌将只保留目前已投放的部分渠道,主体业务将并入咖啡之翼原有的智能咖啡机品牌“自由翼”。两款智能设备将统一使用咖啡之翼的品牌,在不同渠道场景下共同出现。据了解,莱杯咖啡原本在全国投放了 800 多台设备,本次收购完成后,咖啡之翼旗下的智能咖啡机有效投放数量将上升至近 4000 台。咖啡之翼创始人尹峰告诉记者,这个赛道还在初期,据业内不完全统计,这一数量目前已是该细分领域最大的了。有人说,自助咖啡机市场今年会有突围机会?咖啡之翼成立于 2000 年,从连锁咖啡店起步,在 130 多个城市开出了 300 多家店,于2017 年底启动智能咖啡机业务“自由翼”。咖啡之翼曾于 2017 年挂牌新三板,于 2019 年 4 月完成股东回购摘牌私有化,准备 IPO。问及咖啡之翼 IPO 的具体时间表,尹峰表示,计划未来 2-3 年内,集团部分业务上市,现阶段主要精力是开拓市场、优化业务。莱杯咖啡则是 2015 年以自助咖啡机切入咖啡市场的,曾在 9 个月内连获 3 轮融资。关于收购的缘由,尹峰表示,一是节约时间、规模扩张;二是双方对产品的理念基本一致,重视用户体验和产品品质;三是优势互补,由于有多年连锁咖啡店及特许经营管理经验,咖啡之翼的系统在单机赢利管理上(进销存、总部平台等ERP、SCM 后端管理体系)经验更丰富。而莱杯咖啡核心团队出身于易到用车,系统在前端 CRM 用户营销上有更多积累。近几年,这种省人力、占地不到1平米、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的自助咖啡机,伴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流行,通过手机就能完成交易,开始在国内快速布局。和一向不被资本看好的传统咖啡馆不同,自助咖啡机是资本市场的“大红人”。自助咖啡机融资情况不完全统计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到现在,4年时间,已有包括咖啡零点吧、咖啡码头、莱杯咖啡、易咖、小咖、友饮等不少于10个自助咖啡机品牌获得融资。自助咖啡机被资本青睐,源于几个方面的原因:
- 论赚钱水平:投入低,盈利能力强。论自身素质:标准化程度高、场景适配性强。论发展前景:资本看中的是趋势。但据了解,随着自助咖啡机品牌和数量越来越多,不仅同质性更强,盈利点也在增高。软件、硬件升级,饮品研发的费用分摊等,造成盈利难困境。另外,自助咖啡机项目的规模连锁化发展,也存在问题——点位资源分散,区域龙头较多。而究其根本,对自助咖啡机的需求,还是对咖啡的需求。咖啡在国内,底层逻辑还是个慢生意。资本的注入确实显著提升了大众对咖啡的关注度,咖啡正在逐步从舶来品过渡到日常必需品。但这个要从这个细分领域中跑出来,时间也是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统筹|政雨 编辑|若云 视觉|江飞内容综合整理自36氪等。识别图片二维码,了解更多内容新手开奶茶店需要避开的7个大坑:网红抹茶糕点制作教程:创饮talk全国巡回课:— 商务咨询 —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课程咨询 —18637102212(同微信)|13253329903(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