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街之前分析了很多日式手冲的方法,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慢、柔、雅”!而今天,前街就来分享一个暴力美学的简单冲煮方法——“Rao Spin”,姑且翻译为“拉奥式旋转法”吧!“Rao Spin”因Scott Rao(史考特 拉奥)的分享而得名,在他的一篇博客中也明确说明了这个方法并不是他首创,而真正的发明者不得而知,而当时因Rao的分享受到大家的关注,所以才把这个方法称为“Rao Spin”。「阿拉伯数字不也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嘛」

而这个方法则是非常暴力且简单就能冲好一杯好喝的咖啡(虽然过程观赏度极差)。不管优雅还是粗暴,只要能冲出一杯好喝的咖啡就是好方法。而在这“暴力”的冲煮方法背后,是有一套比较严密的冲煮逻辑,如果你还在学习手冲咖啡基础,不妨可以关注一下。前街下面分享一些关于Scott Rao在油管上发布的视频片段,让大家更好的理解。

Rao在首先在视频中讲解了他对于滤杯材质与滤纸的选择看法,在他看来,树脂材质是最好的选择,原因是不烫手以及能使咖啡萃取中保留更多的热量。而对于滤纸的选择,他给出的方案是把你的滤纸浸泡在热水中10分钟,再品尝水,选择味道最少的那一款滤纸。

老规矩,先打湿滤纸以及预热咖啡器具。他使用了22g的哥伦比亚考卡咖啡豆。研磨度他没有给出具体的研磨度,但前街通过观察粉层状态推断属于相当细的一类,大约处于85%通过率的状态。水温也没有说明,结合没有说明就默认常用水温,推断出Rao大概会使用95-96摄氏度的温度。首先Rao先注入三倍咖啡粉的水量进行闷蒸,大约60ml。在注完水后马上拿出小勺子轻柔搅动咖啡粉层,目的是让咖啡粉充分地吸水闷蒸。(真是注水不稳的福音)

闷蒸阶段持续45秒,可以看出已经有大量的咖啡液流入了下壶,不过也达到了完全闷蒸的目的。

接着进行主要阶段的注水,这段是直接注到目标水量360ml,可以看出水流非常大,水柱都以及摆出了明显的角度了,但Rao说问题不大(真是注水不稳的福音)。不过Rao还表明了注水要保持一个水平面上,不要一上一下的。

从俯视角看水位上涨飞快,而且这段注水主要是搅拌使咖啡粉翻滚起来。

注完水后,又马上掏出可爱的小勺子在边缘“刮”一圈,把粘在边边的咖啡粉刮回水中,做到真正的“众生平等,均匀萃取”。

大约到达1分45秒的时候,液面下降至1/2处时,抓住滤杯轻轻地摇晃2-3圈。目的还是为了“众生平等,均匀萃取”,把咖啡粉都摇到圆锥底部,避免残粉依附在滤杯壁上。Rao还特意说了,这个动作摇1圈或者3圈并不会对咖啡味道产生太大的变化,所以不用因为自己不小心摇多了就害怕搞砸了。

剩下的就让它慢慢的滴滤完。可以看到,最后粉层是非常平整的,而且没有堵塞现象。

这样冲出来的咖啡萃取会很均匀,风味也很饱满。不过与上一期前街的文章说的一样,会存在过萃的风险,这个风险基本来自于研磨度。从Rao的演示视频中看出咖啡粉是非常细的,却不会出现堵塞现象,可以猜测出是经过筛除细粉的工序。而且对于磨豆机的精度要求也很高,若以正常价位的手磨来说,如果要冲20g咖啡粉至少需要30g咖啡豆(筛去粗粉与极细粉)。这个这个方法也告诉了我们均匀萃取对咖啡风味的重要性,如果不能间接地做到均匀萃取就直接动手吧(物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