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市场已是红海,但头部品牌的造富效应、千亿市场的诱惑,不断有新生力量或挟裹资本、或自带勇气纷纷进场。其中不乏“志向高远者”,一开局就要干掉头部品牌。
近日,快报饮品群中的一句发言被瞬间围观,迅速发酵,继而上升为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体性讨论。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一个初创品牌的小哥在群里发言,原话是,他们的品牌准备“攻打益禾堂”。
显然是口气太大、目标太大,群友们纷纷表示“被熏了”,毕竟标的是一个目前店面总数3000+、在市场大红大紫的头部品牌。
对此不看好、认为是妄想天开的群友狠命拍砖、一个接一个地死怼。委婉一点的,认为“干不掉益禾堂”;直接一点的,指出“这样会被收智商税被割韭菜”。
小哥死命地据理力争,努力论证自己的言论能够自成体系、自圆其说。剧情就这样慢慢展开。
关于投入
群友对付这样一个超体量的头部品牌,首先需要的是投入,你有这本钱吗?小哥 自家品牌的上属公司有超亿元的流动资金。不差钱。 群友现在房租和人工都在飞涨,即便在二三线城市开一家店,平均投入也要3、40万元。即便是超亿元的资金全部用来开店,那只是益禾堂店面总数的零头。 群友资本跨界做茶饮,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对于那种自以为是的资本,失败率会更高。请输入文字
关于产品
群友“投入”这关没问题,你准备怎么做?小哥 树立竞争壁垒,造护城河。首先,从生产的源头做起,物料都是定制的!根据需求进行反向定制!糖不一样!水果不一样!茶不一样!所以所有物料都是按地域定制!淘宝上买不到!其他渠道也买不到!小哥 第二,原物料在产品上的应用,实行二次开发,大幅度降低可复制性。即便是能找到同样的原物料,在产品研发上也无法做到一致。小哥 第三,在口感、风味、颜值和包材等方面进一步赋值,进一步抬升竞争壁垒。
请输入文字
群友评论:技术没有壁垒的……能做到壁垒的也就是原料供应链和营销培训了。所以别谈什么强大技术。
当一个产品已经到天花板了,你还能变出啥花样?就算你能变出n多花样,但你的客户根本就不需要那些虚花样,只要不难喝,价格便宜就行了。 群友树立竞争壁垒,很重要的一点要落实到产品研发上,对“研发”怎么理解?小哥 品牌必须靠技术研发支撑!做品牌就是要想着把自己的特色好喝的产品打入每个区域市场!而不是去看人家卖什么我就跟着卖什么!请输入文字
群友回应:研发=创新。创新是杯子倒满之后溢出来的水。大陆对茶饮的根基不足,对产品理解也不够,这才是本质。如果没有上百家店,不要谈什么研发,模仿和升级是最实际的道路。
小哥回应:一抄二改三研四发。模仿可以!但必须要突出属于你自己品牌的特殊口感!
(这一点得到了大多数群友的认同和点赞。)
关于竞争
话题最终还是转到了怎么与益禾堂的竞争和市场博弈上。
群友怎么攻打益禾堂?小哥 价格跟它一样,颜值比它高,口感比它好!它开到那我攻到那!先免费送它三个月再说。请输入文字
(群里马上炸锅)
群友们的第一反应是,这种想法过于天真。有的则直怼:怎么不送一年呐,兄弟!开店就是为了白送攻击对手?!呵呵~
小哥很自信,他反戈回击:现在这个市场!你唯一能赢的就是在人家都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才有机会!如果都按照常理也轮不到你去做!
关于市场的拓展,小哥说,高中低三个市场都要做,而且只做直营。群友们指出,在目前的茶饮分级市场上,各有各的赛道,毕竟受众是不一样的。
高中价位的市场,不是益禾堂的,这种路线本身就错了。再大的火力,益禾堂都get不了。
有的群友则直接作结:一为产品开发经验不足,二没有品牌影响力。根本行不通!最多玩个2年!
“话局”终了,虽然各说各话,言论偏细碎而不系统,但对主流言论进行梳理后,业内大咖表达了如下的看法:
茶饮市场的竞争,是个系统的科学工程,仅仅从产品等几个维度来进击,无法获得整体上的成功,充其量只是短红、闹闹眼球而已。 茶饮市场的竞争,是个系统的科学工程,仅仅从产品等几个维度来进击,无法获得整体上的成功,充其量只是短红、闹闹眼球而已。
在茶饮市场,需要有序的进入和退出,这样才能保证行业的活性和优胜劣汰,才能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初创企业和品牌的进入,是好事。这些企业和品牌,较强行动力背后所蕴含的“企业家精神”值得提倡和鼓励,但更需要把握行业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并非零和游戏,而是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和长处,对行业和市场贡献价值,共同做大、做强和做优。
—————END—————
中国饮品快报编辑|小W 版式|小N
我们致力于为奶茶、咖啡行业提供全面而独到的资讯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快报精选 | 好原料点击下方logo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