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毕业季#“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这样的问题或许永远没有答案,但只要认真去做,生活就会变得有趣。我们都有权去选择过上高品质的生活,懂得生活的美学其实也就是有一颗会爱物爱人的心。本文作者:睿睿如今的精品咖啡,正十分可喜地处在上升阶段之中,有了努力传播精品咖啡文化的公众号、工作室、咖啡馆、杂志、赛事等等之后,精品咖啡也渐渐从冷门的、小众的东西慢慢渗入大家对咖啡的认知中,渐成为一小股流行风潮。每一个传播精品咖啡的主体都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如何让一个没接触过这件事物的人更加愉悦与容易地接受甚至热爱精品咖啡。我想跟大家聊聊自己的传播过程前后发生的心理转变。几年前,完成对精品咖啡的初步学习之后,我就在家里置了一套齐全的制作器具,小飞马电磨、v60滤杯、月兔印手冲壶,我喜欢冲煮过程的仪式感,享受这种时间的缓慢流逝。当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我就像一个得到了好东西的小孩子一样想要分享给全世界,当然全世界是太夸张了,第一步的对象是爸妈。尽管当时还不能清晰分辨出每种风味,但并不妨碍我对闻香的着迷,我爸妈也是。我还不能很好地引导他们闻到其中的某种风味,但他们闻了之后心旷神怡,就够了。由于对传统咖啡味道的习惯,他们还是会更偏爱醇厚型苦咖啡,所以我冲的许多浅烘豆子所出现的酸味并不太受待见。可以说,对于他们二位,我的传播方式是简单粗暴的,什么豆子都喝,也未必带着些什么专业的引导,虽然他们现在还是更倾向于醇厚的味道,但是对于跳脱的酸甜等等也能够接受了,有时老妈闻完粉还会说“我觉得这个豆子会有点酸”。在回学校前,我把爱乐压的操作教给了他们,希望他们玩得开心就好。一天我接到老妈的电话,说你爸正在准备冲咖啡,然后就跟我吐槽你爸一下磨了30克的粉,焖蒸和下完水后都不停地搅,还说我当时就是这么教的。我爸也说自从接触了精品咖啡,其他咖啡都不喝了,家里的美式滴滤壶也闲置了,但是常舍不得消耗豆子,说是为我留着。过春节,亲戚们酒足饭饱坐在客厅里,我便被唤去给大家冲咖啡。回老家的装备是便携的手磨与爱乐压,金属滤片能使本身就萃取较均衡的咖啡液口感更加圆润,我想对于亲戚们是比较友好的了。但是亲戚多,每个人的接受度都不同,有人会努力尝试,也有人还没喝就跟我要糖与奶,总的来说这是彼此都不太愉快的体验,毕竟在大多数人眼中咖啡不过是饮料而已,而我却是用一种过分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它。在宿舍里,我留了一个专门的角落放置我的咖啡器具们,每个月都抱着猎奇心理买不一样的豆子,所以舍友每个月都会接触到不同的风味,可能是深烘的烟草味,也可能是热带水果的明亮酸质。 宿舍日常 舍友A:我觉得这个粉好好闻,我觉得闻着比喝着香多了舍友B(躺在床上打农药):我下午起床再喝噢~(下午起床)哇我觉得凉了更好喝~一点都不酸了~真的!你下次也自己凉一杯喝喝看~舍友C:(惊喜状)今天这个一点都不酸诶~我喜欢!舍友D(喝下我加了蜂蜜青柠的咖啡):(笑得难以言状)你下次还是不要这样尝试了哈哈哈……最初我不太能接受这种情况,毕竟一支豆子最精华的风味都在短时间内展现完毕,也曾想是不是只要她们尝试得足够多之后便能发现这些风味的美妙。现在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首先,强扭的瓜不甜,就算真是好东西,加上了一层“威逼利诱”也会令人反感;其次,引导方式很重要,当你把一大串专业术语抛出去时,对方不是知难而退就会觉得自己被当成了无知者。精品咖啡世界的包容特质尊重所有参差的存在,从处理法到烘焙度都是为具体个体的偏好服务的,好喝才是最终标准。其实许多人的味觉接受度并不窄,只不过是无法接受某些味道存在于咖啡里罢了,只是需要打破思维惯性。引导要巧妙,用对方的思维思考,比如用他/她熟悉的味道口感进行风味的类比,咸鱼味、烤肉味都是可以的。我认识的一位咖啡师在引导顾客初次尝试精品咖啡的时候,会询问对方的口味喜好,据此来猜测是偏向传统口味的厚重的豆子更受青睐还是选择用花果调性抛出一个惊喜。另一位咖啡师说,精品咖啡与奶茶价格差不多,但是更健康,那为何不尝试一杯精品咖啡呢?说到底,精品咖啡是一种具有高品质的饮料,当然品质也会受到烘焙与冲煮的影响,但它不过也只是一种饮料,传播时自视清高是不合适的,高处不胜寒。如今,我会把味道传统的拼配豆冲完冻成咖啡冰块,加牛奶融化后就是解暑佳品,一点也不会挑战爸妈习惯了传统咖啡的味蕾。对于被我邀来的小伙伴,我不会强求他们接受每一支豆子,他们的评价其实是相对客观的,从反馈中我可以知道好喝与否,当然喜好也是主观的存在,若是正好碰上他们喜欢的豆子,我会更加殷勤地献上。风味千千万,烘焙风格亦是因人而异,理论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味道。迟早有一天,精品咖啡也会成为大多数人对于饮料的选择之一,从小众走向普通,就如同逛街随手的一杯奶茶。作者:睿睿,大学生,不在学习吃饭,就在逛馆子延伸阅读:台湾版咖啡风味轮,有何妙用?去你的咖啡风味,我怎喝不出来?
美女大学生如何普及精品咖啡?
2022-08-15
责任编辑:睿睿
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