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杂志咖啡行业交流请加饮品界前街,微信号:(长按复制)yinpinjie.com最近,又有小伙伴向小编提出一个疑问,大家经常说的金杯萃取、金杯理论,到底是算粉水比还是粉液比?或者简单说吧,我们经常建议粉水比1:15 ,那究竟是指1克粉冲15克水,还是指1克粉冲出15克咖啡液?从字面上来解释,“粉水比”当然是指咖啡粉和冲煮用水的比例,毕竟水一旦参与了萃取,就变成了咖啡液(没有人会称之为‘咖啡水’吧?),咖啡粉和咖啡液的比例,不就应该称为“粉液比”了吗?来,我们简单参照一下日常的挂耳包冲煮数据:10克的咖啡粉,我们用150克(或者150ml)的热水来冲煮,最后等它流完,接到的咖啡液大概在130克左右,因为咖啡渣里还会残留干重的1.5——2倍重量的水分,也就是10克粉经过萃取后,除去萃取率、蒸发量巴拉巴拉等一系列复杂计算,大概会吸收残留15克——20克水。这种情况下,计算粉水比,就是10克粉:150克水=1:15,粉液比就是10克粉:130克咖啡液=1:13。当然,这个粉水比的定义前提是,冲煮用水要基本从容器里或者滤器里流完,不能剩下太多的水。很多人对于粉水比的观念都是来源金杯理论、金杯准则,因为金杯准则里建议1:16.7、1:17、1:18.18……等,其实,金杯理论里的粉水比,水就是指总注水量、所有参与到萃取过程里的水,1:17等于10克粉用170克的水来萃取,并让水从容器中流完。那么,为什么会有人依然坚持要以最终萃取量作为冲煮参数的依据,而不是更精确的总注水量呢?根据小编的观察和考究,大概是以下几种情况:1,有些人的冲煮手法里,是不会让滤杯里的水全部流完的。这种手法主要是台湾日本方面使用得比较多,日式的”滴滴法“就是这种情况,最后一段注水用超大水流让所有粉翻滚起来,但在最后翻滚完毕后就立刻移走滤杯,避免细粉沉降堵塞、泡沫下沉穿出(某些人认为,滤杯中的泡沫含有苦涩味的物质,不可接取)。若然滤杯中的水并不会全部流完,那么计算总注水量便毫无意义,反而是通过观察分享壶里的刻度,计算最终萃取液的体积与咖啡粉的比例,要来得准确,起码每次出品的萃取率都能够比较接近。2、有些人的冲煮习惯里面,就是以分享壶的刻度线来作为参考依据,对于电子秤反而没有需求。在一些比较传统的流派里面,是非常严谨地讲究冲煮过程中的手感和感官经验,要求用眼看、用鼻子闻、用固定注水量的手法,来代替电子秤的用途。暂且不谈论谁对谁错,但是既然这种流派根本就没有使用电子秤,那么计算总注水量便无法成为冲煮过程中的参考依据——除非你先称好刚刚合适的水量再来加热,然后注水刚好全部注完。3、还有些人,就是习惯了用手冲架。使用手冲架的情况下,就无法测量到滤杯上的水量——总不能买个大称,连上手冲架一起放上去称量啊。这时候就只能使用最终萃取量来作为萃取的依据。无论看刻度还是加电子秤,都无法准确掌控滤杯中的水量,所以这种冲煮手法依然没办法计算总注水量,只能计算最终萃取量。4、最后,其实还有一些人是比较纯粹的。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学习手冲的时候,就是以最终萃取量作为冲煮参数的依据标准。干脆也就一直沿用下来了。cription-url="http://www.yinpinjie.com/file/upload/202207/19/144400821.jpeg" />粉水比和粉液比怎么换算?最后,粉水比和粉液比究竟要怎么换算?其实也不难,正如前面所说的,咖啡渣里大概吸收自身干重的1.5—2倍重量的水,那么粉水比与粉液比,15克粉大概吸收30克水。举例子说,粉水比1:15,就相当于粉液比1:13——1:13.5。在遇到某些跟自己手法、算法不同的同行时,只要简单地偷偷换算一下,就能与自己的参数进行对比参考了。实际上,小编并没有看不起哪种做法、算法的意思,存在即合理。既然有人使用,并能够流传下来,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自然是因为有人用这种算法也能冲出好喝的咖啡,那不就够了吗?金杯准则,并不是冲煮的标准,它只是一个建议,一种参考,不在金杯准则里的冲煮,不代表一定难喝,正中金杯萃取的咖啡,也不一定就好喝。只要能冲煮出稳定的、好喝的咖啡,管它定义不定义、金杯不金杯?关键还是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图片来源:前街咖啡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全部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图片来源:前街咖啡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全部来源网络,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