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起来各种制作方法中,要喝一杯日常的好咖啡,手冲可以说是最经济节约,也最快捷方便的选择。无论使用V60,爱乐压或者蛋糕杯、聪明杯等器具,你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享受一杯可口的咖啡。但手冲咖啡,虽说简单快捷,但要讲究起萃取来,也是可以说个几天几夜呢。为了能达到最佳萃取,最近我尝试了通过分段萃取这一个变量,来改变同个咖啡最终的萃取结果,达到我心中的“完美一杯”。最佳萃取或者金杯萃取,按照SCA的官方标准是浓度(strength)1.15-1.35,萃取率为18-22%之间。这是一个很有帮助的参考,但这个标准还是很宽泛,即使你的萃取达到了这个标准之内,仍然有可能喝到的是两杯完全不同的咖啡。所以,如何获得真正的最佳萃取呢?我个人认为,一杯甜度高,口感顺滑的咖啡,是能够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和喜欢的。所以当我每次冲煮一杯咖啡时,首先想到的是——甜度。而后,与美国的冲煮冠军Dylan交流的时候我得到了更多的启发:萃取就是关于主要味觉——酸、甜、咸、苦的综合。喝咖啡时,酸是一入口最先感受到的味道,一段时间后能感受到甜,最后是苦味。萃取时,前段萃取的多数为有机酸和带来咸味的有机化合物,因此如果萃取不足,甜和苦味无法平衡酸、咸,会带来只有酸的尖锐口感;萃取过度,苦味和涩会压盖了酸甜,同样也会得到不愉悦的体验。上图是根据Dylan上课时的理论制作的,特此感谢当然,浓度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拿到一个新的豆子时,首先应该考虑最佳的水粉比,以决定适合的浓度,然后调整研磨度,寻找这支豆子的风味特点,测试时寻找酸和甜的峰值,最后设计合适的萃取率去呈现这个豆子的最佳风味表现。(在我接下来的陈述之前,我想特别说明一点,寻找最佳萃取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上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接下来,我想跟大家讨论如何使用萃取率这个变量去实现最佳萃取。我使用的方法是:分段冲煮,在下面的测试中,所有的变量不变,我采用不同的分段冲煮,去调整萃取率,最后获得我认为最好喝的那一杯手冲咖啡。
- 冲煮用豆:埃塞俄比亚古吉水洗
- 风味描述: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埃塞俄比亚水洗咖啡,风味层次非常丰富,从干香开始就有多种类型的花香—百合、茉莉,风味呈现蓝莓酱、莲雾,除了花果风味外,还具有丰富的甜香料的风味—香草,在每一个温区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 目标:对于这样一个古吉咖啡,我认为呈现花果风味最有吸引力,所以在最终的杯中要表现的风味为:蓝莓酱、莲雾、百合。针对这个目标,以下为我的冲煮参数。
- 水粉比:1:15 (22g粉,330g水)
- 烘焙度:中浅烘焙 agtron:66(豆)77(粉)
- 研磨度:3 (磨豆机:迈赫迪危地马拉)
- 水温:92℃
- 调整变量:注水分段次数、水粉接触状况萃取时,前段萃取的多数为有机酸和带来咸味的有机化合物,因此如果萃取不足,甜和苦味无法平衡酸、咸,会带来只有酸的尖锐口感;萃取过度,苦味和涩会压盖了酸甜,同样也会得到不愉悦的体验。我一共做了四次不同的冲煮,如上表所示,对于这支古吉来说,第一次和第四次冲煮的浓度(1.28/1.35)会带来很好的醇厚度,但萃取率16%以上会带来苦涩。所以调整了注水次数和粉水接触状态(第四次冲煮),将萃取率降到15%,浓度为1.28,带来饱满的口感,酸甜平衡,没有明显的苦味。这是一个案例,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冲煮的思路。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想把一支咖啡冲得好喝,但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太多变量可供选择,反而容易失去方向。所以可以像我一样,使用分段注水这一个变量来实现你的冲煮目标。另外,关于水粉接触的状态,也会对萃取率产生影响。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分享我在冲煮中的一些观察,如果你也有有趣的冲煮测试,不妨也给我们分享吧!▼-欢迎扫二维码关注原作者-版权信息:以上文章内容转载自【Torch炬点咖啡实验室】,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侵权请联系:weixin@coffeesalon.com投稿合作:tips@coffeesalon.com
- 调整变量:注水分段次数、水粉接触状况萃取时,前段萃取的多数为有机酸和带来咸味的有机化合物,因此如果萃取不足,甜和苦味无法平衡酸、咸,会带来只有酸的尖锐口感;萃取过度,苦味和涩会压盖了酸甜,同样也会得到不愉悦的体验。我一共做了四次不同的冲煮,如上表所示,对于这支古吉来说,第一次和第四次冲煮的浓度(1.28/1.35)会带来很好的醇厚度,但萃取率16%以上会带来苦涩。所以调整了注水次数和粉水接触状态(第四次冲煮),将萃取率降到15%,浓度为1.28,带来饱满的口感,酸甜平衡,没有明显的苦味。这是一个案例,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冲煮的思路。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想把一支咖啡冲得好喝,但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太多变量可供选择,反而容易失去方向。所以可以像我一样,使用分段注水这一个变量来实现你的冲煮目标。另外,关于水粉接触的状态,也会对萃取率产生影响。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分享我在冲煮中的一些观察,如果你也有有趣的冲煮测试,不妨也给我们分享吧!▼-欢迎扫二维码关注原作者-版权信息:以上文章内容转载自【Torch炬点咖啡实验室】,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侵权请联系:weixin@coffeesalon.com投稿合作:tips@coffeesal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