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业交流请加饮品界精品咖啡香,微信号:(长按复制)thinkingcapacity 最近,有很多开业不久就转让的咖啡馆,这样的店转让的原因大部分集中在经营者身上,硬件条件往往很好。转让的真实原因大多是不会经营,造成亏损;极个别原因是“老板移民”、“有其他项目,无暇打理”和“股东不合”。而广告上只会写这些小概率的原因,呵呵。 这些咖啡馆经营不善的原因乍看起来是因为行业和经济环境,或者是因为资金、房屋或关系。进一步深挖就会发现,大部分是因为创业者本身的问题,外部因素影响是次要原因。我总结了10种不适合开咖啡馆的人,准确的说,是10种不适合开店的心态? 1. 三心二意。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有个着名的成功方程式:成功=方向X 努力 X 能力。个人能力的差别并不大,如果一心二用,一个人变半个人,成绩自然不高。曾有位辣妈,和我同时间创业,她的咖啡馆经营的非常好,可惜家里孩子小,孩子需要大量时间陪伴。鱼与熊掌,她只好把店转让掉。如果决定要开咖啡馆,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全身心投入,需要家人的支持。无法投入主要精力来开店,我建议先从组织聚会和线下活动开始,和现有咖啡馆合作,这样更灵活。 2. 追求零风险。生命是无常的,商场也是无常的。当一类事可以总结成规律时,也是这类事情开始出现根本性变化之时。当我们对一件事有八成的把握时,往往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当我们对一件事百分百把握时,往往大势已去。炒股的人都说,当菜市场里大妈们都在谈论股票时,股市离崩盘就不远了。道理是相通的。一位北树的学员,能力很强,追求完美,用了2年时间筹备她的咖啡馆。当她的咖啡馆开业之时,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不论产品结构还是装修风格都已不再新颖。因为这2年市场也在快速变化、成长。厌恶风险的朋友一定要开店,可以从一个投资规模小,商业模式简单的小店开始,就是不论赔了赚了,金额都不大的店开始。 3. 资深精英。在开咖啡馆之前,我的圈子大部分是白领。这个圈子经过多年演化和延展,出现了一些金领,世界500强企业的经理也有一些。他们每年上亿的业绩、全球的视野,有时会产生舍我其谁的错觉:开一家几十万的咖啡馆实在是杀鸡用牛刀。事实上,杀鸡用杀鸡的刀最合适,牛刀最合适庖丁解牛。CBD有家众筹的咖啡馆,股东大部分是企业的高管和金融界精英,一等一的人才。可这家店在选址、定位等问题上有明显的失误。这不是能力问题,是心态问题。我建议精英们作为咨询师参与到一个咖啡馆项目中,扮演类似于军师的角色。这样既可以有参与感,又能对团队发挥关键作用。 4. 咖啡发烧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家咖啡馆的经营者要有系统思考能力和全局观。让一名神枪手去做带兵的将军,是不大合适的。咖啡师大赛的世界冠军算得上行业内的顶尖高手,他们赛后大多选择去一家公司推广尖端的设备或作为推广咖啡文化的形象大使。这是明智的选择。对咖啡本身的热爱通过自媒体、工作室等方式落地,比开咖啡馆更合适。这个时代缺乏有个性的咖啡馆,更缺乏真正的大师,时势造英雄。 5. 文艺青年。文艺青年和我等伪文艺青年有本质区别。TA们关注可遇而不可求的精彩,关注无价的非物质的财富,TA们是这个世界上盛开的华丽的花。然而,“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让文艺青年接受琐碎的日常,是一种摧残。曾经有位靓丽的女演员到我的店里体验生活,我安排她在门口迎宾。经过了2天的“欢迎光临”,她结束了体验。咖啡馆经营者需要每年每天每次对每一句“欢迎光临”感到开心和感动。如果在开店之前,先尝试和一家环境不错却主题不突出的店合作,由文艺青年负责主题氛围的营造,并组织主题活动,是一个靠谱的开始。 6. 温室里的花。各种二代并不像媒体上被妖魔化的样子,我认识的富二代、官二代或者学者二代,大部分是视野宽广的精英。而且,他们往往经历过父母刻意安排的磨砺。此外,的确有一些家庭条件较好,养尊处优的青年,由于家人刻意的保护,活在“花房”里。他们看似光鲜耀眼,实际人生阅历一片空白。行业里买几台号称“法拉利”的设备,烧一些钱装修,然后不了了之的咖啡馆年年都有,我就不举例了。拥有财富和创造财富是两件事。如果可以利用丰富的咖啡馆见闻和消费体验,在咖啡圈子里分享,说不定一位美食家就会冉冉升起。 7. 粗心人。朋友多人缘好的人大多不拘小节、乐善好施,往往视钱财如粪土。这类人开店人气会很旺。咖啡馆的日常经营没什么大事,经营过程中,只有精打细算,才会积少成多。再多的收入也扛不住跑冒滴漏。如果对财务数据不敏感,甚至看到数字就头大,是病,得治。曾经有位老板的咖啡馆,每天的营业款店长只上交三分之一,其余款项店员集体瓜分,老板浑然不觉,这事在坊间传为人人都知道的秘密。看财务报表是经营者的基本功。如果粗心人打算开店,建议找一个细心人合作。 8. 绿巨人。脾气大可以算一种力量。这类人看起来很适合创业,老子发一个狠,魔挡杀魔,佛挡杀佛。靠这股狠劲,他们会成就一番事业。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脾气大的老板会因为脾气吃大亏。前几年北京有一家台湾老板开的蛋糕店,老板暴脾气,对蛋糕品质要求极高。蛋糕专供京城各种高端会所。后来,他的店经历了拆迁,中国式拆迁,你懂的。他一气之下返回台湾,并发誓再也不来大陆。其实以他蛋糕店的口碑和名气,换地方重新开业,对经营不会有太大影响。可惜了他一番心血。建议脾气大的朋友一方面慢慢修身修心,一方面找好接班人,日常运营比创业阶段更需要理性。 9. 小驴屹耳。中国人以谦虚为美。过犹不及,如果习惯用负面的语言评价自己,就会压抑天性,错失本来精彩的生命。创业阶段,木桶理论不大合适,我们需要突出自身优势,化身一柄利剑,披荆斩棘。台系咖啡馆中规中矩,没什么明显的缺点。面对韩系咖啡馆只追求极致视觉体验的打法,台系品牌的份额在逐年下降。发现并放大自身优势,接受并放下自己的缺点,对着镜子伸出我们的大拇哥! 10. 只爱自己。在心怀咖啡梦的人群中,这类人不少。一方面,他们活得自我,另一方面,又希望顾客喜欢自己的咖啡馆,这是矛盾的。对自我的过度认同,会使这类经营者做出让自己百分百满意,让顾客百分百无感的事。一位大叔同行,客户主要构成是大学生。问我为什么同学们不喜欢他真材实料的澳洲龙虾。我想,同学们大部分不常吃,甚至没吃过龙虾。如果提供五颜六色,插着烟花bling bling的餐品,同学和他的女朋友们会更喜欢。大叔关注的“细节”和同学们关注的“细节”,是两个意思。建议自我意识很强的朋友先从和自己有共同点的小众群体做起,做成O2O的小型俱乐部,也能成功。 念头一转,不合适开店就变得合适了。只要活出真我,不开咖啡馆,一样能够成为一枚有故事的好青年? 来源:诸光GrantChoo的博客免责声明: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诸光GrantChoo]的博客,网站部分内容如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更多专业咖啡交流 请扫码关注微信:thinkingcapacity
注意!这种人不适合开咖啡馆,中枪了吗?
2022-08-02
责任编辑:诸光GrantChoo
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