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塞米的小趋势研究所作者:塞米室长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团队管理很重要,是在创业公司年末盘点的时候,看到中介佣金和员工工资两笔开销居然差不多。但是你知道中介佣金是有一笔算一笔地确保有收入进账的,员工工资就...不一定了。那天煮咖啡的时候,我品尝着自己做的一杯比一杯更难喝的咖啡突然想起来这件事,然后脑子里浮现出来一句话:煮不好咖啡还不如买速溶;管不好员工还不如用中介。@黄永安沿着这句话想下去,就觉得煮咖啡和管团队还挺像的,由此也从煮咖啡的一些方法启发想到管团队的一些道理。整理整理写在这里,给各位看着账本头疼的老板们参考。咖啡我会继续努力煮的。“冲泡”和“萃取”会得到不同的工作结果当你打算喝一杯咖啡的时候,通常有这么几种选择:直接去买一杯,拿速溶加水或是胶囊上机器,拆一包挂耳冲,或者是自己磨豆子玩儿设备。这些方法的核心区别在便利度和口味,越方便的口味越凑合,口味立体的做法巨麻烦。那些便利、易于保存和运输的速溶咖啡,通常都要反复折腾原料,咖啡豆要经过烘焙、蒸发和浓缩等步骤,送到你手上时再进行加水或加牛奶,而咖啡香气又是一种敏感易逝的物质,因此速溶咖啡几乎没有咖啡原始香气了,你闻到的大概率是人工添加料。所以简单的、标准的、一刀切的管理体系,适合应用在被反复折腾过的标准化员工身上,产出大众化的、量产的工作结果。如果你想要创新的、个性的、独一无二的工作结果就要用萃取。萃取的时候一般是直接买烘焙好的豆子,自己把握磨粉粗细、水温水量水压以及过水时间,再考究一点的连豆子都自己烘。由于每个人对最终口味的要求都有细微不同,所以上述每个环节和衍生出来的细节,都需要微调参数不断尝试,直到冲出一杯适口的咖啡。咖啡冲煮的参数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咖啡豆自身会有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所以每天的状况会有变化,需要实时观察去调整其中的一些参数。萃取出来的咖啡一般都鼓励你在合适的温度尽快喝掉,温度一变口味可能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萃取是一种根据自己公司目标而特别定制的、针对性强、执行复杂、结果变数多的管理方法,一般适合这么几类团队:团队规模小,但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弱;团队年龄偏低,但见识广博,有自己的想法;你希望团队每个人都能身兼数职;你希望团队未来能创造你现在都想不到的可能性。所以你知道,有些时候管理困境的核心问题在于,你把速溶粉扔进了咖啡机萃取,把咖啡豆倒在热水里猛煮,炖了一颗胶囊,干嚼了一包挂耳。萃取团队几大参数萃取一杯咖啡有这么几个参数:了解你的豆子,合适的研磨粗细程度,合适的水温水量和压力,合适的过水时间。团队萃取也是一样(以下我讲的咖啡知识,各位咖啡老板和老炮你们可能要忍忍):了解你的员工豆子的不同风味取决于两件事:生长环境和后天烘焙。一般人都挺喜欢喝深烘焙,觉得有种咖啡醇厚微苦的香气,其实只要产地和烘焙技术得当,浅烘焙的也挺好喝。再专业一点的香气描述有个咖啡风味轮(点击跳转),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咖啡香气到底有多少种。这个道理如果去看团队管理,深烘焙代表后天型员工,各种经历/教育/经验在他们身上留痕比较明显;浅烘焙代表先天型员工,性格和个性在他们身上比别人更完整和明显。总的来说,浅烘焙型的员工容易躺平,要逼一逼推一推;深烘焙型的员工容易内耗,要留意安抚平静。事实上,有时候并不是学历越高越好,关键看这个员工是否积极、开放、身心健康。而同一团队里不同员工的组合,就好像咖啡豆拼配一样,无论是同一产地、同一加工方法、同一烘焙程度等等,总要有一个拼配在一起的逻辑。招聘负责人最重要的工作,不仅仅是买豆子,还要判断哪些豆子适合拼在一起。制定和实时调整管理精度一般来说,浅烘焙豆子磨的粉要细一点,这样过水的时候就会溶解比较多,出来的咖啡口味比较丰富;深烘焙的豆子就相反,磨粗一点,溶解少一点,不然会发苦。同样的,浅烘焙型员工的管理要细一点,深烘焙型员工的管理要粗一点,不然一群容易躺平,一群容易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细节上。但是管理精细度并不是把体系设定好就一成不变的,外部环境很容易改变员工的状态,时不时要松一松或紧一紧。所以你猜中高层管理者是干什么的?当然是观察员工状态和实时调整管理精细度,所以一个中高层一点儿反对意见都不提,不是什么好事,这意味着没人在看着豆子们。合适的动力和压力从粉到咖啡其实就取决于两件事:水和压力。手冲、意式、摩卡、法压,这些不同的咖啡器具的核心就在不同的水量和压强,适合不同类型的豆子。浅烘焙豆子要高温高压增加溶解率,深烘焙则反过来要留意控制。在团队管理上,如果水代表薪资、升职、认可、赞赏、培育等等的动力,压力代表任务、绩效、竞争、汇报等等的磨练,那么浅烘焙型员工需要猛一阵猛一阵的高绩效薪资升职+大表扬+重任务+高竞争,深烘焙型员工需要持续不断的稳定上涨薪资升职+不太张扬的赞赏+合理目标+和平环境。另外有两件事需要注意,一是水量和咖啡粉的比例:无论哪种豆子,粉多水少做出来都会酸涩苦,所以一旦一个团队的人太多,业务体量又不大,是一定会出问题的。二是粉量决定了萃取时候施加的压力,粉太多又压得很实水就渗透不下去,所以团队人如果太多,压力就不宜给太大,不然你允诺的利益实际上是惠及不到所有人的。@Blackroom-K合适的目标达成时间深烘焙豆子相对浅烘焙来说,需要更长的萃取时间。所以深烘焙型员工一般适合相对长期才能见效的工作任务,浅烘焙型员工适合短时爆发型任务。当然了,无论深浅,萃取时间都不能过长,不然就容易酸涩苦。员工也是一样,无论哪种员工,在一段工作、一个任务、一个阶段里的成长都是线性发展的,如果你让他们停滞在同一状态里太久,工作结果总有一天不如人意。两组粗略的团队萃取方案照例还是尝试用公式的方式来总结两种不同的团队萃取方案:(浅烘焙型员工x精细化管理+高动力+高压力) x 短时任务=活泼灵动抓人眼球的工作结果.escalate.repeat(深烘焙型员工x粗放式管理+适当动力+适当压力)x 长远任务=成熟周密稳定可依赖的工作结果.escalate.repeat@Ann看到这里,如果你擅长萃取咖啡,可能可以联想衍生出很多其他的团队管理道理,比如不同的管理工具对应不同的咖啡设备;比如规模化精品咖啡的品控方法对应小众品牌规模扩大之后的团队管理方式;比如研磨用平刀还是鬼齿对应管理规则的设置逻辑。更比如星巴克的选豆逻辑对应为什么大公司一般都乐意选用能力平均的各类型员工;比如萃取的过程一般是先酸再甜最后苦对应团队面对任务先茫然再熟练最后疲惫;比如有些浅烘焙的豆子也可以用手冲低压对应该怎么对待那些有天分却没有野心的员工,等等等等。不过道理知道得再多,也不如自己动手不断调试。你们琢磨琢磨去试试,我再去调个磨。▼-欢迎关注原作者-
煮咖啡的时候想了想团队管理的事
2022-04-17
责任编辑:
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