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洒满阳光的下午,一把宜家椅子,屋内的留声机传来带着陈旧年代的声音,一本书,一杯咖啡。有没有客人不重要,十点开还是十二点开,完全看心情,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很多文青共有的梦想。 这个很新潮的东西进到中国,是大清道光年间。当时把咖啡带到中国的那位兄弟,估计是也没有想到开咖啡馆也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然,如果它还是叫磕肥,能一定不会像今天火爆。 1866年同治五年,上海的美国传教士高丕第夫人出版一本类似于烹饪指南《造洋饭书》,里头记载有烘豆子和冲煮咖啡的方法:“猛火烘磕肥,勤铲动,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热加奶油一点,装于有盖之瓶内盖好,要用时,现轧”,用铲炒豆子,炒好的时候加点奶油,喝的时候现磨,这种喝法也在二战后期的昆明出现过。经过速溶咖啡,即饮咖啡以后,又是一个轮回,现在又慢慢回到了现磨咖啡的世界,区别是连炒豆子时的奶油都给省下来了。就连很火的电视剧里头,作死的苏大强倒在地上作的理由是:我要喝手磨咖啡!官方的数据,中国咖啡生豆的消费量从2003年的11.69万袋(每袋60kg)不断上涨,至去年为止,这个数字变成了30.45万袋,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28%,成为全球咖啡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国家。早前两三年,一波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声音传出,文青们纷纷响应号召花式的开起咖啡馆,就连创业平台本身,思路新奇到也可以开创业咖啡馆,一条50米的小街有三四家咖啡馆并不鲜见。在大行业增长的数据支撑下,一面瑞幸跑步上市,星巴克近4000家门店,一切看起来那么的美好,而另一面独立咖啡馆关门转让的声音却越来越多,熬了两三年以后,店老板们发现都熬不住了,从去年年中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偶尔去的那家咖啡馆居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关了。咖啡文化越来越普及,为何开店的却接二连三的关闭,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除了店面定位原因以外,也是时候总结一下其他原因了:房租和人力成本的增加这是最直接的因素,很多东西不是没有明天,而是只熬到了感觉就快天亮的时候,一开始的投入成本大,也没有想到这个黎明原来可以这么长。你会发现业主房东原来是这么不讲情面,房租每月按时交,每年按时升,一不留神,还没到大显身手的时候,不要说人工发不起自己亲自上吧台,最后还是一到要交房租的时候头都大。做什么事情,都应顺势而为,势不行,做什么都没有用处。咖啡文化的推广普及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随便一家小咖啡馆要么是微博,要么是公众号,积极的推动咖啡文化的发展,把咖啡从种子到杯子的过程不知道来回说了多少次,最后却尴尬发现,来的客人可能比自己还懂,最近那支很火的粉红波旁咖啡豆有没有,最近那支有点酒味的咖啡豆有没有,没有,怎么这么不专业,更不要说对冲煮手法和冲煮器具的吐嘈。无奈,一周原本就出不了多少咖啡好不容易烘了一次豆子要卖到什么时候,而真正追求咖啡豆的人又不断追求品类齐全和新鲜。正当绝望之际,店里来了一个陌生客人正在认真品饮,过几天一天,网上有文章说冲得多不专业,原来是写公众号的。店开得越久,就发现自己越俗,客人什么要求都可以答应了。电商的发展咖啡文化推得越来越快,原本以为教育了客户喝咖啡不用加糖和奶才是正确的喝法,客人也很虚心的打听了哪个磨豆机好然后再也没有见到这位客人,最后忍不住微信上回了一下,客人微信上回答你:亲,我最近买了谁谁家的豆子真的很不错,你要不要试一下。有店开,有店关。理想照亮现实,当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时候,当真的已经选择坚持理想,先考虑好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如果你身边有开咖啡馆的朋友,记得时不时的在微信上为他打气加油。
咖啡的市场越来越大 独立咖啡馆的路却越来越难
2022-08-13
责任编辑:咖啡工房
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