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精品咖啡文化杂志
- 来源:亚洲时报 | 马来西亚新闻 (吉隆坡25日讯)咖啡车投资项目被指没有按照计划书所述每月肯定获得3%(210令吉)回酬,更让不少投资者血本无归,原来该计划已经终止! 谢先生:没按计划书获回酬 谢先生(服务业)表示,2015年在友人的介绍下认识咖啡车的投资项目,之后友人更带着他到雪州新开张的流动咖啡车见识一下咖啡车经营方式。 经过观察,他说,咖啡车的销量相当好,无需自己经营,且咖啡车员工薪水和材料都是由公司负担,同时咖啡车投资计划推介时曾在该公司总部举行千人宴,因此不疑有他就当场把钱汇入该公司的银行户头,他和太太一共投资了2万1000令吉,不过两年来他只拿到4690令吉回酬。 他本身找了4个人加入,而其下线另外找到7个人加入,相信已经超过13人,能够购买和经营1辆咖啡车,不过有关人士却说“还没轮到你们。不然自己经营。” 他补充,根据计划书,每位投资7000令吉的投资者每月“肯定”可以拿回3%的钱,即210令吉,按照计划,两年便可得5040令吉,然而,实际上这两年来谢先生只拿到1890令吉,以及介绍4人加入时所获得的2800令吉佣金,过后便毫无头绪。 两年来,他多次亲临总部,也见过老板本人,并不时联络老板和相关人士追讨利润,却被诸多理由搪塞打发,尽管公司负责人后来答应有咖啡车让他管理,但是还是失信,现在更是对他们不闻不问。 他说,据他了解,雪隆一带应该有约300人参与这项投资,其上线投资4万9000令吉、一名中国人2万1000、其他下线多数投资7000令吉,一些甚至投资4万9000令吉。 他表示,这家公司现在还利用杂志的访问,让更多人加入投资。图片与本文无关 隆仍见咖啡车踪迹 他说,由于这个投资计划有让投资者看到实际的东西,加上在吉隆坡一带仍然可以看见咖啡车的踪迹,因此才不会有所怀疑。 “这家公司与解救普通人(JJPTR)不一样,他们有产品。 他透露,等了两年才报案是因为大家不知如何透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加上现在我国正努力打击金钱游戏,所以才决定报案。 他指出,他目前已经号召6名受害者,一同到士拉央警局报案。 此外,记者致电该公司总部,询及有关咖啡车的投资事宜,惟职员却指出,已经没有这项投资计划。 本报记者乔装投资者 负责人反而推销房子 本报记者乔装成投资者,试图联系该2名负责人,但其中一人表示自己并非负责人,并表示目前已没有13人合资经营一辆咖啡车的投资方式,只能自己买下整辆车经营。 另一名负责人则先询问记者何时知晓该经营模式,随后也同样表示公司约1年前已停止该计划。目前,吉隆坡的咖啡车还在经营,但新山地区车则因供过于求,导致业绩不理想而全数停止营业。 “后来公司已将咖啡车售卖,将钱分给投资者们。” 当记者对无法参与感到惋惜时,该负责人随即推销房子,表示房子也能作为一种投资方式,过后还询问记者是否有兴趣投资昨日刚被国行类为金融消费者警示名单的MBI国际私人有限公司,表示该公司并非金钱游戏及认识相关人士。图片与本文无关 负责人:允投资者驾走咖啡车 记者较后表明身份询问该不愿具名的负责人。他说,母公司已在处理问题,即把咖啡车出售,以取得的款项退回给投资者。 他指出,公司也表示可以让投资者把咖啡车驾回去自己管理,或者自行出售,但一些投资者不愿意。 他说,据他所知,新山大约有20多辆的咖啡车,全已停业,但在吉隆坡仍有咖啡车在经营。 他也说,新山已有10辆咖啡车由投资者驾走。 “公司一直都在处理退款问题,款项会在出售咖啡车后,退还给投资者。因一次是以5辆或8辆的数量出售,且需时找到肯出合理价钱的买家,退款时间因而拖长。之前第一批出售咖啡车取得的款项,已退还给投资者,现在在处理着第二批。” 他指出,公司已向投资者作出交代,不明白为何还会有人报案。 “因投资者有不同组,我不清楚报案的是哪一组投资者,但我负责的投资者,都已安顿好。图片与本文无关 转售咖啡车充“退场费” 针对上述投诉,《光华日报》探悉,有关咖啡车的投资计划的确早在2年前停止,而目前“过剩”的咖啡车正等待买主,希望将资金补贴给上述计划的投资者,作为“退场费”。 化名“艾伦”的高层向本报指出,咖啡车投资计划的确在两年前吸引大批人投资,但却因为投资热潮迅速消退,加上咖啡车的收入锐减,所以导致许多投资者急着退场而索钱。 他说,公司在两年前的9月决定停止有关投资计划,意味着不再招收新的投资者加入。“在许多投资者选择退场的情况下,公司必须补贴大笔资金,可是我们也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后来经开会后决定,将现有10多辆咖啡车售卖,将所得资金充作退场费。” 他说,目前每辆咖啡车的售卖价格为16万令吉,当中包括消费税、律师费、200杯咖啡原料、以及7000令吉的特许经营费。 他说,有关特许经营费意味着新投资者在购买咖啡车后,每年必须缴付的费用,但公司不会强迫投资者每年必须额外吸纳多少杯咖啡的原料费。 “我们和其他特许经营一样,公司会承包一切的广告设计、咖啡车改装和员工培训等等。” 询及为何咖啡车生意下滑时,艾伦直言当初创立的热潮期,每天可销售500多杯的咖啡,但目前因为天气所致,淡季每天只卖50多杯咖啡,即使周末周日也只有70多杯的咖啡。 图片与本文无关 警建议向商业部投诉 李成源原本欲当作花钱买教训算了,但近日金钱游戏课题闹得沸沸扬扬之际,恰好受害人群里有人提议也让这件事情曝光,他便趁南下新山处理事务,率先带着包括曾玉婷在内的另3名受害者,于21日到实达英达警局报案。后又在警员建议下,他于同日到古来警区商业罪案调查组报案。 “目前我们也只算是报案存盘,警方说我们同意后,他们才会采取行动,将涉案者逮捕助查,但无法保证能拿回投入的资金,且一旦进入司法程序,就需要经常到法庭作证。又或者,我们可到商业部投诉,且聘请律师控告对方,才有可能拿回血汗钱。” 据他了解,新山及吉隆坡目前已有6名受害人报案。他呼吁其他受害人不要坐着等,而应到警局报案,否则仅他们数人报案,未免人单力薄。图片与本文无关 公司网页已不存在 根据曾玉婷发给记者的公司计划书,该咖啡品牌宣称创立于1860年,在法国有23间分行,如今马来西亚是第一总代理。经市场调查后,该公司决定以咖啡车形式让民众了解该品牌。 不过,记者搜索时发现,该公司网页已不存在;脸书的最后一则贴文是在去年12月,当时是转发有关喝咖啡好处的视频,最后一次有关该咖啡车的贴文则在11月。 此外,记者经受访者同意后,进入该由受害人组成的微信群,据他们表示,有者“买了”3份,相当于投入2万1000令吉。还有受害人向负责人追问时被对方威胁,其母亲更是用公积金投资,最终赔本。 他们愤愤表示,他们如今只希望拿回血汗钱,就算拿不回,也要将相关人士绳之以法。 有者说,已听闻有一班人把咖啡车卖掉后,每人分得5000令吉,但也有人表示是上线拿钱,他分文未得,并说他曾到其中一名新山负责人家中,发现还有咖啡车停放屋外。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我们已把钱投进去了,但根本不知道该笔钱是否已用于购车及哪辆车是我们的。”图片与本文无关 2年前投资至今 约50人称未获利润 前段时日,“咖啡车”红极一时,大街小巷不难见到它们的身影。如今,在这些咖啡车淡出人们视线之际,约50名受害人声称他们约2年前曾把7000令吉投资到相关生意,但至今未获分文利润;有者甚至投入超过7万令吉,血汗钱化为泡影! 曾玉婷:负责人总是拖 其中一名受害者是曾玉婷(28岁,家庭主妇)。她告诉《光华日报》,她于2015年8月,在朋友介绍下加入投资泰国咖啡车计划。 “当时,负责人还提呈完整计划书,声称每人只要投资7000令吉,凑足13人即可购买一辆‘咖啡车’经营,我们只出钱,不出力。按估算,每辆咖啡车每个月约可卖出250杯咖啡,扣除原料成本后,每人每月可获2300令吉利润。即使生意不佳,每个月也能卖出62杯,相当于每人也能获得588令吉利润。至少,每人肯定可每月获得约200令吉‘固定回酬’。” 她续说,若介绍亲友加入投资,可获得700令吉佣金。而一旦公司在2年内上市,每名投资者可一次性获得5000令吉。计划看起来天衣无缝,加上当时咖啡车确实十分火热,大街小巷皆可见到它们的踪迹,曾玉婷便不疑有他,进行人生中的第一次投资,并且介绍2名友人加入。 “当时我确实有拿到佣金,但负责人声称要扣除各项费用,最终共1400令吉的佣金分文未获。” 投资后一个月,依然不见回酬,曾玉婷隐约感觉不对劲,遂不再邀朋友加入投资。图片与本文无关 “生意再怎么差,不可能60杯都无法卖出吧!” 她说,原本所有投资者在Whatsapp有个群组,但越来越多人未如期获得利润后,就在群里质问负责人,但对方总是一拖再拖。 她还说,也曾有人到吉隆坡总公司讨说法,但员工皆表示老板出国,更扬言他们大可去报警,公司有律师处理相关事务。 这一年半来,她分文利润未得,终于忍无可忍到警局报案。 询及为何拖至近日才报案,曾玉婷表示,由于当时满街还能看到咖啡车的踪迹,加上被那5000令吉上市分红诱惑,导致她仍抱有一线希望。但至今公司仍未上市,5000令吉“分红”显得遥遥无期。 她说,她日前已到实达英达警局报案,并打算再到商业罪案调查组报案。警方表示可投报,也可逮捕相关人士,但若涉案者被提控,她需到法庭作证,警方也告诉她可以与所有受害者集资聘请律师提告。图片与本文无关 李成源: 计划完整没起疑 另一名受害人李成源(46岁,批发商)同样是在2015年8月经朋友介绍下开始投资该计划。 他说,由于该公司能提出完整计划,且见到处都有咖啡车在经营,觉得有利可图,遂加入投资,后也邀朋友加入。 “我当时心想,7000令吉不算一笔大数目,何况按照计划,若每月可获210令吉固定回酬,那我3年内就能回本,且不需亲自去经营。现在回想,幸亏当初抱着先试试心态,只投入7000令吉。” 李成源的际遇比曾玉婷还惨,不仅半年下来未获得任何利润,甚至连介绍朋友加入的佣金也未获得。 警证实接投报 记者查悉,案件已交由古来警方负责。负责接收此案的警员沙鲁告诉记者,警方的确有收到投报,惟警方不会采取行动,因事主只要报案纸,作为提呈给贸销局的证明,以向所投资的公司,索回款项。 另外,柔州商业罪案调查主任莫哈末沙列受询时表示,该组暂未接获相关投报。如果在国内,街边看到一辆专门售卖咖啡的咖啡车,又如何呢? 青岛日报 / 青报网记者 孙 欣 日前,在市南区瞿塘峡路上发现了一辆这样的小车。这辆车由一辆微型面包车改装而成,车身上半部分被喷为粉色,下半部分为粉蓝色,车身一侧的侧窗为售卖咖啡的窗口。 老板小周曾供职于岛城的一家咖啡店。本想开一家咖啡店的他考虑资金投入问题,于是放弃了门槛较高的门店,选择了门槛较低的替代品——咖啡车。买车、改装、备案,经过两个半月的准备,小周的咖啡车于2014年12月中旬正式“开业”。 因为是一辆可以移动的车辆,一年多的时间里,小周先后在四个地方停放、售卖,其中既有白领人群密集的东部写字楼附近,也有旅游旺季游客如织的海水浴场附近。 移动售卖与门店经营毕竟不同,经营过程中,小周遇到了不少难题。 在写字楼附近售卖时,小周每天早晨6点半左右就要到达目的地,为的是占到一个停车线内的停车位。“一些人因为自己惯停的停车位被占,而与我们产生了矛盾。”而去年夏天,在海水浴场附近售卖时,小周则感觉自己与周围有些格格不入。“周围都是啤酒海鲜大排档,耳边充斥着伙计招揽客人的喊声,跟我一个小清新风格的咖啡车太不搭调了。”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咖啡车这种模式最大的瓶颈在于十分明显的淡旺季需求对比。“在室外喝咖啡,青岛夏秋二季的气温还是比较适合的,但冬天就会比较尴尬;此外,作为一种吸引眼球的模式,可能会受到青岛旅游淡旺季的影响。”一位在岛城从事咖啡行业的人表示,如果要持续经营,有一个实体门店或许会更好,咖啡车可以成为招徕生意的一种手段。 据小周介绍,目前咖啡车给他带来的收入要略多于一份普通工作的收入。对未来,他的想法是,吸引投资者将咖啡车市场做大。图片来源: ●风险提示 对于不参与加盟连锁的咖啡店,虽然前期投资相对较少,但自创品牌毫无疑问就要经历树立品牌、吸引顾客的阵痛期,而这段“守业”期一般也较加盟店长,这是风险之一。 风险之二来自于对店铺菜单和受众喜好的把握度上,由于自创品牌属于“单干族”,在市场调研定会稍稍逊色,把握市场多靠对市场的熟知度和感觉,没有具体规范的研究报告,若店铺定位有误,“守业”期将被拉长,增加成本风险。 如此看来,无论自营咖啡馆,加盟咖啡,投资咖啡车,都是非常谨慎,推荐阅读咖啡陪你遭遇加盟商公开抗议,被指是骗子品牌 ▶ 咖啡陪你赔死你?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内容如图片、我们会尊重原作版权注明出处,但因数量庞大,会有个别图文未来得及注明,请见谅。若原作者有任何争议均可与网站联系处理,一旦核实我们将立即纠正,由“饮品界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本文意在传播咖啡文化,若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