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切顺利,但心力交瘁”这是奈雪创始人彭心对外的回复。
从彭心回复的简短几个字里,不难看出,这段时间,奈雪的茶处境并不乐观。
在成功拿下“新式茶饮第一股”的头衔之后,本以为奈雪将迎来一波高速发展期,然而悲催是,自上市后,先是股价陷入“跌跌不休”的模式;而后又因拖欠工程款被告上法庭;
这几日,又被新华社记者卧底奈雪的茶门店打工,曝光多家分店蟑螂乱爬、水果腐烂等食品卫生安全相关问题,迅速在微博传播和发酵,并冲上微博热搜榜。
还没度过上市“蜜月期”的奈雪,却被一波又一波的“麻烦”缠身。我们不禁要问,奈雪到底怎么了?是树大招风?还是在资本面前自我迷失?
1
央媒为何盯上奈雪
食品安全问题对整个餐饮行业来说是零容忍,当然并非奈雪一家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包括喜茶、蜜雪冰城、茶百道等茶饮品牌均被查出类似的问题。
但影响似乎都没有此次奈雪这般来的山呼海啸,本次事件不仅仅是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全国多地监管部门均对奈雪出手:除北京地区,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也部署开展对全省范围内“奈雪的茶”门店专项风险隐患突击检查,并联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对位于深圳的“奈雪的茶”总部展开约谈,全国数百家奈雪门店被相关部门检查。
我们知道,餐饮行业类似类似蟑螂、抹布不洗、食材腐烂这种现象很难做到100%杜绝,知名品牌海底捞也曾被曝“老鼠常住厨房”的问题。
在全国600余家奈雪的门店,如果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突击检查,找出几家有问题的门店,并非难事。
然而央媒的记者为何要卧底到奈雪的门店内打工,来曝光多项食品安全问题呢?
本次对于奈雪的曝光,不仅仅是做给消费者看的,更是给资本看的,表面是揭露奈雪食品安全问题,实则是要重挫背后资本的野蛮生长,告诉资本市场,餐饮行业绝不允许资本过多的干扰。
2
劝退资本,给茶饮降温
自国家执行严格的反垄断法以来,此前受到资本狂追的互联网行业,由于受到政策的制约,似乎变得不是那么的“香”了。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面对如此环境,资本也必须寻找下一个投资对象,于是瞄准了,利润空间大、无法形成垄断的餐饮行业。
今年以来,资本以一种疯狂的姿态参与到餐饮中来,上市、投融资事件频频发生,并且数额都较为可观,前不久五爷拌面宣布完成3亿元A轮融资,甚至一些只有十几家门店的面馆粉店也拿到数千万元的融资。
而新式茶饮,作为现在当红的明星产业,仅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发生共18起融资,总金额达到50亿,从数量和总额上来说均已经超过了2020年整年的,在资本的扶持下,也催生了“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诞生。
本次奈雪被曝光,似乎是“树大招风”,被鸡蛋里挑骨头的感觉,如果放在一些普通的不知名品牌,这种问题自然是被处罚整改,因为曝光了,也并不会被太多人关注。
但这个品牌恰恰是奈雪,恰恰是茶饮第一股,茶饮行业的代表,被央媒曝光,舆论对于这样的问题自然是苛刻的,即便是行业的常见现象,对于其来说也是一次品牌形象的重挫。
从8月3日港股开盘,奈雪股价一度跌至10%,市值缩水至167亿港元,和此前上市估值的320亿对比,已经近乎“腰斩”!
本次事件无疑是在给背后支撑奈雪上市的资本一记当头棒喝,折射出一个明显的信号,茶饮行业的资本无序扩张该“降降温了”。
为什么奈雪被作为新式茶饮乃至整个餐饮行业无序扩张的代表呢?
奈雪自2020年以来,连续三年亏损,分别为5658万、1174万、2.03亿,可谓是苦苦挣扎在亏损的泥潭中,而这样一家底子如此薄,数据如此“难看”的企业,融资规模却越来大,已经被资本抬到港交所去了。这就是资本无序扩张的体现。
没有大笔的融资,奈雪根本撑不住现在的盘子,可以说奈雪是被资本强推上去。
资本的天性是逐利,投资机构投资奈雪是求回报的,此前参与奈雪融资的机构,需要把奈雪做大,并从中获得回报,于是投资机构便裹挟奈雪上市,一旦上市,机构往往是卖出股权,拿q走人,继续寻找下一个投资目标,当然创始人也可以通过抛售股权,落袋为安,成为富豪,而被套住的股民,要么期待这是一家真正有投资价值的公司,要么就只能割肉走人。而目前奈雪的市值“腰斩”,已经牢牢地套住了一大批人。
奈雪的茶首发跌破发行价,截至目前已经跌去一半,而融不到资的奈雪,再被曝出诸多问题之后,必然会从质量上考虑转型。
当一个行业总是被央媒曝光一些负面信息,其实不仅是加速了行业的转变,也是给了资本一记明显的信号,不要过多干预,给企业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一个合理的市场估值,让企业依靠自身的硬实力成长。而不是漂浮在空中,面临随时可能跌落的危险。
不然今天是食品安全问题,明天可能又是其他负面消息。
3
先修内功,再图扩张
上市、扩张、迷失这是很多品牌和企业经历过的,对于现在火热的茶饮行业,那些被资本追捧的品牌来说,借助资本的扶持发展起来了,获得了短暂的成功,但这种成功只是红利只是暂时的,品牌盲目扩张,主体服务跟不上,新拓展的市场起不来,沉迷于市场的泡沫,逆势扩张,以规模换利润,这样将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茶饮品牌首先要做的是仔细思考如何修炼内功,不要仅仅只是强调开店数量,减少营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本身,在供应链、产品创新、规范化、标准化上下苦功。
资本只是锦上添花,品牌如何实现可持续,并建立起竞争壁垒,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品牌能否持续做大
不要老想着怎么给自己贴上“网红”的标签,这种“红”是一阵风,风刮走了,最后只会剩下满地鸡毛。
急功近利、虚张声势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静下心来,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路,才能从“网红”变成“长红”。
4
如此局面,喜茶是喜是忧
据相关消息,喜茶或选择明年赴港上市,目标估值是1200亿元,而喜茶对此回应,目前并无上市计划。
喜茶完成D轮融资后,估值已经达到了600亿元,是目前新式茶饮行业最大的一笔融资,但要完成1200亿元上市估值目标,目前也只是达到了一半。
然而看到奈雪上市的“窘境”,喜茶也许会重新思考上市的问题,作为新式茶饮行业的“领跑者”,但自身问题也是颇多。茶饮行业缺乏有效的行业壁垒,上市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会不会出现奈雪现在的困境,这些都是不可预知的。
奈雪的局面也许会给喜茶更多的警示,面对茶饮行业屡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这是喜茶上市之前应该面对的问题。喜茶自多肉系列的产品之后,几乎再无出现过一款引领行业的爆品,面对创新力不足,该如何提升品牌优势,这是一个值得喜茶深思的问题。
5
写在最后
未来的市场是留给有责任、担当的企业的。
前不久,河南暴雨,在天灾人祸面前,很多企业重新走进大家的视野中来,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大企业,类似阿里、腾讯、农夫山泉数以亿计捐款,虽然这些大企业捐款捐物很多。
但这次火爆的确是很多中小品牌,例如鸿星尔克、汇源,作为接近濒临破产的企业,自己已经自顾不暇,穷的微博会员都开不起了,还要勒紧裤腰带捐款捐物。不仅把网友们感动的一塌糊涂,更是为整个品牌做出了最好的公关和宣传。
不仅将鸿星尔克、汇源果汁送上热搜,还纷纷帮助他们“清库存”。
现如今,消费者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产品营销可以帮助企业赚钱,舆论同样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股价,股市就像一阵风,来的快,去的也快。
茶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是发生一两次了,一些企业在食品安全上屡犯屡罚、屡罚屡犯。表面上是内部管理问题,但深究内在,本质上是价值观的问题,即对食品安全不够重视,对消费者缺乏敬畏之心。
千万别让资本蒙蔽的创始人的初心,腐蚀了企业的良知。未来的市场肯定是留给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的。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