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奶茶品牌:
阿姨奶茶起源于上海本地甜品,像绿豆汤啊银耳羹芝麻糊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在原来的品种里增加了奶茶,并且发明了血糯米奶茶等广受追捧和好评的新品种改良奶茶。而随着品种的不断增加,卞阿姨也越来越忙了,每天4点多就忙开了,茶叶的熬制,炼乳鲜奶的调配,逐渐的,奶茶产品已经超过了原先的家常甜品销量,成为了主营产品,当年看着阿姨奶茶生意红火,附近也逐渐开出了2,3家奶茶店,有人开出了1.5元一杯的低价,卞阿姨家的奶茶却坚持3元一杯绝不降价。因为卞阿姨知道,自己用的茶叶,炼乳鲜奶的成本偏高,3元一杯已经是微利了,不可能赔本赚吆喝,但就算这样,卞阿姨也从没想过像那些奶茶店那样用茶粉加上奶精兑水,每当有人问为什么会比别家的贵?吾勿舍得奈牌子做坍特。卞阿姨操着吴侬软语回答道, 上有天,下有地,阿拉赚的是良心钱。 卞阿姨除了对品质的极度重视外,也很留意新品的开发,血糯米糖粥是很常见的上海本地家常甜品,有一天卞阿姨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把2样甜品改动一下搭配起来呢?于是热卖至今的血糯米奶茶就这样横空出世了。而这也成就了卞阿姨的理念:产品质量为尊,只使用天然原料,不添加那些防腐剂添加剂。不断创新,本地传统甜品和新式甜品的完美融合创造出更符合大众口味的好味道。顺便友情提示一下,阿姨奶茶虽然全天然,但孕妇也要少喝哦,因为阿姨奶茶采用红茶熬制,多喝了会太提神:)
阿姨奶茶起源篇:
虹口区霍山路的老石库门弄堂前,有个不大的奶茶铺,虽不是闹市,但生意一直很红火,从喝了几年的附近商务楼白领,到弄堂里捧场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不为其他就为那份家常的地道滋味。 说起这阿姨奶茶,不得不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卞阿姨的母亲开始,就在霍山路边开始摆摊,那时卖的是上海人爱吃的血糯米粥、赤豆汤、藕粉等家常甜食。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候,卞阿姨生孩子之后,身体一直不好,和丈夫又分居两地,便没有出去工作,女承母业,每天4、5点钟起床清洗、烧煮,料理家务、照顾孩子,脚踏实地的做生意。从1元钱开始做,弄堂里的大人小孩子都知道卞阿姨的东西好吃、便宜。碰到没钱的孩子,卞阿姨还会多给他点,看到孩子吃的开心,她也心满意足了,因为卞阿姨不只是来赚钱的、也是一种温情、一种关爱。卞阿姨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讲道德,做事要讲原则诚信,做出来的东西不仅用来卖,也是自己吃的,做人做事真实,才能做的长久。 365天,有360天在奶茶铺;从小阿姨做到老阿姨;看着蹦蹦跳跳的小孩子来到摊前掏出钢蹦买一份甜品香香的吃着,到这些孩子长大搬离弄堂后仍然会开车带着自己的宝宝再回来回味那成长的味道,同时让自己的宝宝也能一饱口福。卞阿姨真正达成了她的理想,虽然不是很宏伟,但却很真实。
说到阿姨奶茶这个名称,就不得不说说卞阿姨家弄堂里那些老邻居,石库门弄堂是当年上海最普通也是最有特色的,不像如今的新村小区防盗门隔绝了各种人情世故,当年的弄堂里,一幢石库门里少的住2,3家,多的住5,6户人家,一个弄堂里几十幢的石库门大家都很熟悉。 就算住在弄堂的两个方向,也不会妨碍相互间的熟识,或许大人们叫不出每个小孩子的名字,但6号里张家孙子,8号里赵家孙女基本每个大人都能叫出来。 卞阿姨当然也不例外,每天奶茶铺前最多的就是一个个小平头或童花头。 当年的小孩子可没如今这么金贵,做啥事都有大人领着,放了学就像野马脱缰般的在弄堂里玩耍乱窜,有放学回来买了解馋垫饥的,有家里大人关照拿只钢精锅子来外带赤豆粥银耳羹的。卞阿姨是很喜欢小孩子的,每天看着这些熟悉的小人头在面前来来往往,一天天长大,幼儿园,小学,中学。 渐渐的,随着上海的发展,弄堂里陆续有人搬出去,近的杨浦新公房,远的宝山闵行新小区,小阿姨也做成了老阿姨,只是不变的依然是那品质和味道,经常有搬出去的小孩子,放了学后转几部公交车回来,只为了熟悉的好味道。 卞阿姨每次都会叮嘱他们下次再来要和家里大人说一下,省得回去晚了大人担心。而小朋友看到卞阿姨也会格外的亲热,都会叫道:阿姨,来份赤豆粥 ,阿姨,一杯奶茶叫得多了也就顺理成章叫出了阿姨奶茶。